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58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能動作領域教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能動作領域教學係指教導學生作心理與動作聯結的學習,以發展操作或動作的巧。這類的教學如指導學生將資料輸入電腦的動作、投球的動作、彈奏樂器等。
  布魯姆等人(B.S. Bloom, et. al.)認為人類的能力通常可分為認知、情意、能動作三大領域,而學校中的課程、教學、評量的設計也大抵不超過這個範疇。這些學者們進一步發展這三個領域的教學目標分類體系,以供課程設計者及教師教學的參考。其中提出能動作領域目標的學者有羅格斯代(C.E. Ragsdale)、奇布樂(R.J. Kibler)、哈羅(A.J. Harrow)、辛普森(E.J. Simpson)等人。
  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搏擊敵手的武。《荀子.議兵》:「齊人隆擊,其也,得一首者則賜贖錙金,無本賞矣。」《漢書.卷二三.刑法志》:「齊愍以擊強,魏惠以武卒奮,秦昭以銳士勝。」
略施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稍微施展一點小巧。《老殘遊記》第一回:「今年權且略施小,試試我的手段。」
社會科教學觀念與教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教師的教學觀念與巧,是直接影響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社會科在教學方法和教學活動方面的革新,必須有正確的觀念和巧配合,才能發揮最大的教學效果。目錄1 一、教學觀念2 二、教學巧3 關鍵字4 參考資料 一、教學觀念1.的主要依據:教師手冊呈現完整的教學設計,舉凡教學目標、教材內容、教學活動、教學資源、教學時間、評量及教師、學習者的注意事項等,均有一目了然的表列呈現,教師可以方...
貫蝨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紀昌善射,可以射穿蝨蟲之心。典出《列子.湯問》:「乃以燕角之弧,朔蓬之簳,射之,貫蝨之心而懸不絕。」形容絕妙高超的射擊術。如:「最近新開一家靶場,吸引許多高手前往,一展貫蝨之。」
科學過程能教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科學過程能教學是指可以幫助學習者學習並應用各種動手操作(doing)的科學能之教學策略、過程和術。這些能包括基本能和較複雜的統整能。
  中小學科學教育經常強調科學知識、注重課程設計、教學和評量。許多科學家和科學教育學者認為科學應不止這些。科學是一種獲得知識的方法、人類的企業、探索未知、分析數據、解釋分析的結果、說明發現及綜合數據等。學校的科學教學應呈現對科學廣義的觀點,同時學生也需要能運用各項科學過程能於與科學相關的活動和社會上。
  在一九六○年代,許多科學家和科學教育學者,尤其是在「科學--一個過程取向(SAPA)」計畫中的工作人員,相信分析科學家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農業術服務團。是我國派駐海外友邦,協助友邦改良農業術的組織。工作重點在轉移農作的生產術。如:「我國的農團遍布全世界三十幾個國家,對當地農業生產術的提升貢獻良多。」
戶外行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培養狗與人之間的感情,並讓小狗有一個快樂的童年生活。小狗14個月大時開始接受導盲犬訓練,以行為改變術的方法來訓練犬隻;前3個月接受基本能訓練,地4個月起人犬共同訓練,最後則是視障者與導盲犬共同接受訓練。一旦訓練成功,這隻導盲犬便會再回到小時待過的寄養家庭,或導盲犬機構另外安排的寄養家庭安享晚年。1. 優點:犬隻會一直待在視障者身邊,24小時陪伴他,人狗間很快會建立起非常深厚的情感關係,視障者的心理會因為得到犬隻陪伴而更加健康快樂。2. 缺點:...
術及職業教育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術及職業教育司」為我國教育部主管職教育的單位。我國為積極發展術及職業教育,貫徹職教育一貫制的理想,乃於民國五十七年(1968)五月成立專科職業教育司;並將專科及職業教育畫歸該司負責。之後,為求提高術教育之水準,建立術教育一貫體制,進一步決定籌設成立術學院,並依據民國五十七年七月二十五日修正公布的〔教育部組織法〕規定,將專科職業教育司改稱為術及職業教育司,業務職掌除原有之專科教育、職業教育外,另增加術學院及有關事項。依照教育部組織法第八條規定,術及職業教育司掌理下列事項:(1)關於術學院及專科教育事項;(2)關於職業教育事項;(3)關於職業訓練事項;(4)關於建教合作...
後設認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根據布朗(A.L. Brown)的說法,後設認知是指一個人對自己的認知歷程的知識和覺察,也指一個人能根據學習結果和回饋而重新組織、監控和修改這些認知歷程的控制能力。教師可以透過教學而教給學生這些能力。當學生能夠根據學習結果和回饋而監控和修正某些認知歷程,便說他已具有後設認知能。假定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能夠針對自己的閱讀理解歷程進行理解監控和自我檢核,例如在閱讀過程中,常自問「這對我而言是不是有意義」、「我所學到的東西是否足夠通過考試」等,便表示學生會使用後設認知能。又如:個人能利用加減乘除演算原則解答數學問題,而且確實做到程序適當、方法正確及檢驗、驗算結果無誤的整個歷程,即為後設認知...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