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2359.601 ms
共 23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窮兵極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互相非毀,朝廷依違而已。瓚乃築京於薊城以備虞。虞數請瓚,輒稱病不應。虞乃密謀討之,以告東曹掾右北平魏攸。攸曰:「今天下引領,以公為歸,謀臣爪牙,不可無也。瓚文武才力足恃,雖有小惡,固宜容忍。」虞乃止。 〔注解〕
(1) 瓚:公孫瓚(?∼西元199),字伯珪,東漢遼西令支人。曾令烏桓遠竄塞外,又鎮壓黃巾軍有功。後與袁紹相爭冀州,兵敗自焚而死。瓚,音ㄗㄢˋ。
(2) 紹:袁紹(?∼西元202),字本初,東漢汝陽人。曾起兵討董卓,後據河北,與曹操戰於官渡,大敗,發病而死。
(3) 虞:劉虞(?∼西元193),字伯安,東漢東海郯人。董卓為政時,授大司馬,封容丘侯。後討伐公孫瓚,兵敗被殺。
(4...
|
居安慮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三子之勞也,臣何力之有焉?抑臣願君安其樂而思其終也。《詩》曰:『樂只君子,殿天子之邦。樂只君子,福祿攸同。便蕃左右,亦是帥從。』夫樂以安德,義以處之,禮以行之,信以守之,仁以厲之,而後可以殿邦國,同福祿,來遠人,所謂樂也。《書》1>曰:『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敢以此規。」公曰:「子之教,敢不承命!抑微子2>,寡人3>無以待4>戎,不能濟河5>。夫賞,國之典也,藏在盟府6>,不可廢也,子其受之。」魏絳7>於是乎始有金石之樂,禮也。 〔注解〕
(1) 書:即《尚書》。傳由孔子所授,記三代以上的典謨訓誥。原有百篇,亡於秦火,今所見《尚書》有五十八篇。此處引文為《尚書》逸文。
(2) 抑...
|
萬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全福、多福。《詩經.小雅.蓼蕭》:「既見君子,鞗革忡忡,和鸞雝雝,萬福攸同。」《文選.陸倕.石闕銘》:「翼百神,褆萬福。」
|
師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效法古代。《書經.說命下》:「事不師古,以克永世,匪說攸聞。」《史記.卷七.項羽本紀.太史公曰》:「自矜功伐,奮其私智而不師古。」
|
千兵萬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千軍萬馬」之典源,提供參考。 《梁書.卷三二.陳慶之列傳》慶之率騎三千背城逆戰,大破之,……收滎陽儲實,牛馬穀帛不可勝計。進赴虎牢,尒朱世隆棄城走。魏主元子攸懼,奔并州。其臨淮王元彧、安豐王元延明率百僚,封府庫,備法駕,奉迎顥入洛陽宮,御前殿,改元大赦。顥以慶之為侍中、車騎大將軍、左光祿大夫,增邑萬戶。……慶之1>麾下2>悉著白袍,所向披靡3>。先是洛陽童謠曰:「名師大將莫自牢,千兵萬馬避白袍。」自發銍縣至于洛陽十四旬,平三十二城,四十七戰,所向無前。 〔注解〕
(1) 慶之:陳慶之(西元484∼539),字子云,南朝梁義興人。自幼隨梁武帝,甚受賞識。後為武威將軍,與魏軍數戰,所...
|
清野堅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 掠:奪取、搶劫。
(5) 旬:十天。〔參考資料〕另可參考:《三國志.卷一○.魏書.荀彧荀攸賈詡傳.荀彧》
|
眾望所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卷六○.解系等列傳》史臣曰:「自永嘉蕩覆,宇內橫流,億兆靡依,人神乏主。于時武皇之胤,惟有建興,眾望攸歸,曾無與二。閻鼎等忠存社稷,志在經綸,乃契闊艱難,扶持幼孺,遂得纂堯承緒,祀夏配天,校績論功,有足稱矣。然而抗滔天之巨寇,接彫弊之餘基,威略未申,尋至傾覆。昔宗周遭犬戎而東徙,有晉違獷狄而西遷,彼既靈慶悠長,此則禍難遄及,豈愍皇地非奧主,將綝允材謝輔臣,何修短之殊途,而成敗之異數者也?」
|
樂禍幸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別人的不幸災禍為樂。參見「幸災樂禍」條。《宋書.卷七四.沈攸之傳》:「而攸之始奉國諱,喜見于容,普天同哀,己以為慶。此其樂禍幸災,大逆之罪一也。」
|
矇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不開通、不明理。《三國志.卷四二.蜀書.杜周杜許孟來尹李譙郤傳.譙周》:「昔在鴻荒,矇昧肇初,三皇應籙,五帝承符,爰暨夏、商,前典攸書。」
|
峨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容儀壯盛的樣子。《詩經.大雅.棫樸》:「奉璋峨峨,髦士攸宜。」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