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0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74.490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加州學前兒童社會能力量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加州學前兒童社會能力量表主要是評量幼兒在學校環境中人際互動的程度和勝任社會責任的程度,由Levine, Elzey和Lewins所發展而成。簡淑真於民國七十四年將其修訂。
  量表內容包括下列六個分測驗:(1)工作能力:指活動進行時的方法與態度;(2)主動性:指主動積極參與或發起活動;(3)了解人己關係:指了解自己的身分、他人姓名及社會關係;(4)禮貌:以合於禮節的行為,表達思想與態度;(5)陌生及公共場合之反應:指在公共場合從容自在或以正向反應接近陌生人;(6)語言能力:指語言之聽說能力。
  量表評量者之間的信度為○.七○至○.九三。內部一致性信度分別為:工作能力○...
兒童社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兒童社會化係指個人在兒童時期,接受父母、同儕、學校等影響,內化文化規範,形成自己人格特徵的過程。兒童時期的社會化過程是個人社會化過程的最重要階段。
  兒童時期的社會化,深受父母的影響,不過同儕團體的影響開始介入,並逐漸加強。學校中計畫性的教學及專業人員的影響也占重要的成分。
  經由認同作用,兒童模仿父母的行為,若父母對兒童愛護,為兒童所喜愛,有了示範作用,兒童認同,就有相似或同樣的行為,倘若父母對兒童不愛護,或其示範行為令兒童感到厭惡,就有相反的認同。父母適當的獎懲是兒童社會化成功的主要因素,不適當的獎懲則是兒童社會化失敗的重要因素。父母適時與適當的獎勵,可以協助兒...
學校社會工作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學校社會工作教育(School Social Work Education)目錄1 定義2 內容說明3 關鍵字4 參考資料 定義目前各大學社會工作學系或社會福利學系有開授學校社會工作課程的並不普遍,教授中有學校社會工作實務經驗的也...
斯賓塞教育社會學思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典教育社會學思想中,以「有機比擬論」(organic analogy)與文化進化論(cultural evolution)稱著的英國社會學者斯賓塞(H. Spencer, 1820~1903)較有名的著作包括〔社會靜學〕(Social Statics)、〔綜合哲學〕(Synthetic Philosophy)、〔社會學研究〕(The Study of Sociology)及〔教育論〕(Education: Intellectual, Moral and Physical)等書。在社會學理論的建構方面,斯賓塞採借達爾文(C. Darwin)的進化論觀點及「最適者生存」概念來分析人類社會。依...
大同社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禮記.禮運》篇所陳述的和平安樂的社會,這種社會以「選賢與能,講信修睦」為政治制度,以「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為社會制度,以「貨不必藏諸己,力不必為己」為經濟制度。
2.大同世界中,和平安樂的社會
社會助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社會助長指因為別人在場而加強了個人的動機性行為,例如一個人獨自做一件工作時,往往不如和一群人一起做同樣工作時的效率高;又如旁觀者的加油吶喊會使運動員締造好成績。一八九七年,崔普烈(N. Triplett)發現:自行車比賽時,多人同時比賽的成績比一個人單獨比賽時的成績好。又他在以兒童繞釣線的研究中也發現同樣的結果,亦即多人一起纏繞時比獨自繞線的速度快。但是也有人發現:在某些工作中(例如無意義音節的學習、複雜的加法運算等),別人的在場反而降低了工作表現。後來的心理學研究者發現,只有在簡單或個人已有經驗的工作中,社會助長才能產生正向作用;而在困難工作中,社會助長反而降低工作的成績。社會助長作用之...
社會性學習的研究與應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社會性學習(social learning)的論點始於觀察學習(observational learning),繼而發展為社會認知理論(social cognitive theory)。前者認為人類能經由觀察行為模範者(model)的行動,藉著行動的後果得到增強作用,進而模仿學習複雜的行為;但單純的觀察並不足以構成學習。觀察性學習理論的缺點是在實驗的情境下所得的結果,且排除了在大部分情境運行的社會性變因(social variables),不足以解釋在自然情況下的初學者反應的習得。因為學習者不單是模仿,而是從許多模仿對象的活動中抽象摘要出行為的要旨,而所觀察行為的心得不一定會立即表現出來,...
社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從事非法活動的祕密組織。也稱為「黑幫」、「黑道」。
古典教育社會學思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典教育社會學思想是指教育社會學成為獨立的實證科學之前,有關教育與社會基本關係之思辨性的論見。影響後來教育社會學發展之古典教育社會學思想主要有:斯賓塞(H. Spencer, 1820~1903)、華德(L.F. Ward, 1841~1913)、涂爾幹(E. Durkheim, 1858~1917)、韋伯(Max Weber, 1864~1920)、杜威(John Dewey, 1859~1952)及華勒(W. Waller,1899~1945)等人。
  六種古典的教育社會學思想,各有其重要的貢獻。斯賓塞指出人類社會與生物有機體的同異,並強調重視知識的相對價值;他支持「最適者...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