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9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財物品餽贈他人。《紅樓夢》第二九回:「凡一應遠親近友,世家相與,都來送。」《文明小史》第三○回:「至於上司的太太、姨太太或是生日、或是養兒子,他們還要巴結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的隆重典。分為賓射、燕射、鄉射、大射等。諸侯來朝,天子與之射為賓射;諸侯相朝,與之射為燕射;鄉大夫州長為鄉射。
義之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尚義的國家。唐・劉禹錫〈為裴相公賀冊魯王表〉:「既示之以君親之道,又錫之以義之邦。寰海聞風,室家相慶。」明・歸有光〈祈雨文〉:「邇者人心不古,吏道多端,遂以義之邦,化為夷鬼之俗。」
豈為我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豈能束縛我。語出《晉書.卷四九.阮籍傳》:「籍嫂嘗歸寧,籍相見與別。或譏之,籍曰:『豈為我設邪!』」後引喻不為教流俗之見所拘。
樂合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樂通貫人情,以化民成俗為要旨。、樂分別經由外在的社會規範和內在的情感陶冶,來防止競爭及淨化情感,故能安定人心,進而平治天下。古代聖王制定樂的目的,也不在滿足感性欲望,而是為了教育百姓辨別愛憎,回歸到道德規範。
  此義旨據〔記‧樂記〕云:「先王之制樂也,非以極口腹耳目之欲也 ,將以教民平好惡而反人道之正也。」又云:「樂由中出,自外作。樂由中出故靜;自外作故文。大樂必易,大必簡。樂至則無怨,至則不爭。揖讓而治天下者,樂之謂也。」文中極為推崇樂可使個人的欲望情感和社會的倫理道德達到統一的效果,此即因的形式約束而使行為合乎規矩,因樂的情感調和而使心情舒暢愉悅。行...
破土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建築物擇日開工前所舉行的挖土典。如:「新廠的破土典十分隆重,連市長都親自蒞臨。」
順人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社會道德行為準則,必須順乎人情。《後漢書.卷二五.卓魯魏劉列傳.卓茂》:「律設大法,順人情。今我以教汝,汝必無怨惡。」《明史.卷五一.志五》:「順人情,可以義起。所貴斟酌得宜,隨時損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代諸侯與群臣宴飲之。《記.射義》:「古者諸侯之射也,必先行燕。」
2.古代敬老之。《記.內則》:「凡養老,有虞氏以燕,夏后氏以饗,殷人以食,周人脩而兼用之。」南朝梁.沈約〈郊居賦〉:「受老夫之嘉稱,班燕於上庠。」
讓為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守謙讓的精神治理國家。語出《論語.里仁》:「子曰:『能以讓為國乎,何有?不能以讓為國,如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盒子包裝的品。如:「年節送,水果盒最受歡迎。」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