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6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讀寫課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讀寫課程解釋讀寫課程教學為一種符號仲介活動,鑲嵌在社會仲介活動中,為廣義的閱讀,包括在日常生活中藉由書籍或常見的語言經由觀摩 分享及欣賞,培養其良好的寫作態度與興趣,運用其寫作課程 讀者劇場解釋讀者劇場的英文為Reader's Theater,或是Readers Theater、Readers Theatre、Reader's Theatre、Readers' Theatr...
課程改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課程改進的目的在提高價值及品質優越性,使之更好、改善及充實的義涵;而改變只是改變某一種狀況,其結果可能變好,亦可能不好。因此課程改進是指因課程之變化而導致課程改善,使課程變得更好、品質更佳或更充實,而且被視之為有價值的改變。
  在課程改變的過程中,隨時都有課程改進發生的可能性。從最簡單的課程改變,以一個新的課程要素替代另一個已存在的舊要素,或以多個新的課程要素替代舊要素,漸漸增加到針對可能促進課程品質的有利因素均加以改變,至要求改變教材、改變支持系統、重組組織結構,或根本改變實施者的價值觀等難度較高的改變均有可能發生課程改進。
  課程改進的過程,可以先評估目前課程目...
教改理念本位的課程變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教改理念本位的課程變革(educational reform ideal based curriculum change)「人文課程方案」的教育改革理念,包含三種不同層面的課程革新意圖。第一種是有關於課程材料的變革;第二層面是有關社會價值的變革;第三層面是指教學方法的變革。目錄1 一、
身心障礙資源班課程原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身心障礙資源班課程原則有效教學的要件涵蓋諸多範疇與層面,包括教師、學生、課程與教學活動;其中,特殊兒童課程的選擇、設計與研發乃是特殊教育教師的專業知識和技能。特失教育課程係指為滿足各類特殊兒童的個性差異、身心特性與教育要求而發展或設計的各種學科、計畫、方案、活動及教學材料等。 一、特殊兒童的特殊學習需求...
國民小學健康教育課程之發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健康教育課程之設置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健康教學方式,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均自幼稚園開始,以迄大專院校開設有計畫、有系統的健康教育課程,以期建立青少年的健康行為,奠定國家民族之健康。茲將我國國民小學(民國五十七年之前稱小學或國民學校)健康教育課程發展概況列述於下,以便明瞭將來應循之發展方向。
  民國十一年(1922)改革學制。
  民國十二年 教育部頒行〔新學制課程標準綱要〕,規定在初等小學社會科目中包括「公民」、「衛生」、「歷史」與「地理」,高等小學設置「衛生」科目。
  民國十七年 教育部頒布〔小學暫行條例〕,初小與高小均設「衛生」科目。
  民國十八...
個別化課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個別化課程指為適應學習者的個別差異,以使不同學習者得以循不同途徑達成某些學習目標的課程設計。
  個別化課程是一種以學生為中心的彈性課程;在課程的設計上首先考量學生的興趣、能力、經驗等個別差異,擬定不同層次的目標,選擇教材內容。針對全班學生的平均能力水準,可訂定基本目標與相應的基本學習內容,要求所有學生達成此基本目標。然而,由於學生的學習速率不同,能力較佳者與較差者學完基本內容所需的時間可能差距甚大。為顧及各學習單元教學的進度一致,並適應不同學生的能力、興趣差異,教師便為提早完成基本內容者設計加廣、加深課程;也為學習較緩者安排補救課程。如此一來,既可使全體學生達成共同的基本目標,...
兒童中心課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兒童中心課程(child-centered curriculum)深受20世紀前半盛行於歐陸之存在主義(existentialism)、美國學者John Dewey (1859 –1952)與William H. Kilpatrick (1871–1965)於20世紀初期所倡導之進步主義教育運動,以及1960年代興起之人本心理學所影響。   依存在主義,人之所以能彰顯其「存在」之價值,乃因能完全自由的選擇與決定。而當個體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之下,才能學會為自我的選擇與行為負責。因此,存在主義之下的課程實施強調以學習者為中心,即讓學習者學習去做選擇,並為自我之選擇負責。   至於John D...
Kilpatrick, W. H. (1918). The project method. Teachers College Record 19, 319-334.
Rogers, C. R.(1983). Freedom to learn for the 80's. Columbus, Ohio: Merril.
課程領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課程研究」到底是一個「領域」(field)或「學科」(discipline)或是「學域」(area of study),雖然有爭論,但是一般而言「課程領域」已是被人們廣泛使用著的一個詞。這個詞代表著許多不同人員的參與及投入,包括理論研究者、實際工作者和研究人員等,設法提出、發展、研究和(或)批判學校及教學情境中,應該教和學什麼經驗和內容。
  課程領域的系統研究乃是二十世紀初期的事;在工業化社會後,因受科學管理理論的影響,逐漸為人接受成為一個新興的研究領域。在這演進的過程中,巴比特(J.F. Bobbitt)的貢獻最大,他提出了相當系統化的課桯理論及課程研究的科學方法,把生產界...
均衡課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均衡課程課程內容的安排是有結構、有次序地達到課程目標,豐富學生的學習經驗,促進學生在心智上與情意上的健全發展。均衡的課程有如均衡的食譜,必須是綜合性的,包含人類能力的主要內容領域。芬尼克斯(P.H. Phenix)認為完整的知識範疇須包括六大意義領域(realms of meaning):符號學(symbolics)、實證學(empirics)、美學(aesthetics)、存在學(synoetics)、倫理學(ethics)、統合學(synoptics)。
  一九五七年十月四日,蘇聯的史潑尼克(Sputnik)人造衛星領先美國升空,為維持美國科技領先的地位及進行超級強國間的...
身心障礙資源班班常用課程模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身心障礙資源班班常用課程模式Deshler,Lowrey和Alley的研究結果指出,常用的資源班課程類型依序是(1)基本技巧補救教學課程(basic-skills reme-diation model),占45%;(2)個別教學課程(tutorial model),占24%;(3)功能技巧教學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