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6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實驗課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實驗課程自廣義言,是指試圖提供與現行有所不同的課程內容。有時實驗課程採用實驗研究設計,並對其結果加以評估,唯並非所有實驗課程皆如此。
  課程實驗的焦點通常置於目標、學習經驗或內容、範圍與順序、方法論或教學、學習環境及評鑑或績效評估等。杜威(J. Dewey)在芝加哥大學(University of Chicago)設計的實驗學校(Laboratory School, 1896~1904),即在於著手實踐學校課程成為助長社會與個人二者成長之社區的理論,常為實驗課程的例子。一九三二年開始由進步主義教育協會(Progressive Education Association)所設計的...
NCSS課程標準的主要內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NCSS課程標準的主要內涵 一、課程目標方面NCSS的課程目標強調以學生為主題,以生活經驗為重心,並注意到公民教育的課題。其具體目標可依照年級順序(從幼稚園到十二年級),分成:(一)幼稚園~三年級:1.使學生能了解自己。2.使學生能了解群己關係。3.幫助學生發展對外在世界的感受力。(二)從四~六年級1.能了解美國歷史、美國地理、世界歷史、世界地理的內容。2.能了解政府組織簡單...
充實課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充實課程是指在課程設計上從內容著手,加深加廣,以適應資優生特殊能力之需要。資優生充實課程主要採取下列兩種型態;一是水平充實,即加廣課程。二是垂直充實,即增加教材的深度,以發展資優生高層次思考能力。一般而言,資優生的課程,既要強調水平充實,也要強調垂直充實。
  在資優生充實課程的設計當中,阮祖里(J.R. Renzulli)的三合式充實方案(The Enrichment Triad Model)比較有名。該方案包含三種型式:(1)一般探索活動:提供不同領域的探索學習機會,以符合學生不同的興趣。(2)團體教學活動:著重思考及感受的歷程,以增強學生心智運作能力。(3)個人及小組對真實...
實用課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實用課程課程的目的及內容偏重實用性而非理論性。早期的課程多半屬理論性及不涉及實用的科目,但這種傾向通識教育、博雅教育理念的課程,自工業革命後有了轉變。目前課程中有一大部分是為了培養學生適應社會生活或就業,這些課程即屬於實用課程。例如工商業的製造技術、會計、打字等技藝,以及駕駛、修理家電、烹飪等科目具屬實用課程。實用課程並非完全欠缺理論,而是不以理論探討或不涉及新知追求為特色,因此偏重理論的應用層面、日常生活上的實用、技能與技術。大學功能轉變到要顧及學生就業所需時,以追求高深學問為目的的大學教育也納入了相當多的實用課程
學生中心課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學生中心課程正如其字面所示,是以學生個人的興趣和需要為主體而進行教學,而不是按事先安排好的課程單元進行,這樣的觀點基本上和兒童中心課程相同。(參見「兒童中心課程」)
  學生中心課程的興起,導因於傳統上以課程內容為中心,易形成狹隘、枯燥、且毫無樂趣的學習。部分學者認為使學生對所學內容產生興趣是教學成功的要素,此外重視學生個體之間的個別差異,以及考慮適應學生不同的發展階段也很重要。他們反對認為學習一個學科的結構和內容,是對學生智能發展最好的訓練的理論。提倡學生中心課程的學者認為,學校之教學活動,一定要考慮到學生身體、情感、社會及智力等各方面的發展,他們強調學生中心課程能培養出一種獨...
智能障礙資源班課程內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智能障礙資源班課程內涵目錄1 一、智能障礙兒童的課程內涵2 智能障礙兒童教育的課程重視:3 關鍵字4 參考資料 一、智能障礙兒童的課程內涵智能障礙兒童教育的課程係根據智能障礙兒童的身心特性及功能,並依據智能障礙的教育目標,以生活經...
行為課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行為課程為我國幼教之父張雪門所創導,張氏於一九一九年開始在家鄉鄞縣開設幼稚園所實驗的課程。經過五次的實驗方衍生而出。一九三八年以後,「行為課程」成為張雪門幼稚園課程的代名詞。行為課程係依據幼兒身心發展,以幼兒為中心,實際生活為課程,大自然及社會為教材,設計教學法為過程,是有計畫、有目標、有檢討的教學法。
  行為課程主張生活即教育,四、五歲的孩子在幼稚園中的生活踐行就是行為課程,教學法根據幼兒的生活而來,從生活而展開,也從生活而結束。讓幼兒從生活實際行動中獲得直接的經驗,這種經驗必須正確又印象深刻,也是人生的基本經驗,有了這些經驗才能產生記憶、想像和思想等種種心理作用,以擴充幼兒...
運作的課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Operational Curriculum古德拉(J. Goodlad)為了釐清課程決定的各層次關係和說明課程概念體系,曾區分了五種課程:理想課程、正式課程、知覺課程...
NCSS課程表準的產生背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這是一種二十一世紀所設計的社會科課程標準(charting a course:Social Studies for the 21st century)。雖然各國教育改革正如火如荼在進行,社會科教育界也不例外:然而在社會科教育改革的浪潮中,非常關鍵且核心的議題是:什麼是教師應該教和兒童應該學的事?大多數的研究報告卻都把它忽略了。易言之,即是近來社會科研究報告似乎都不去處理老師該教甚麼?學生該學甚麼?乃至於社會科課程的標準安在等問題。NCSS係針對上述...
國小數學課程目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小數學課程目標(Math target of elementary syllabus)目錄1 總目標2 領域目標2.1 數與計算2.2 量與實測2.3 圖形與空間2.4 統計圖表2.5 術語與符號3 關鍵字4 參考資料 總目標1. 主動從經驗中建構出數學的概念,並且了解他人解題的方式,進而去學習且尊重他人的態度。2. 培養出利用數學觀點去思量周遭事物,且運此邏輯去解決問題。3. 運用數學來做語言上的溝通、討論以及批判事物的精神。4. 培養出善用工具的習慣。 領域目標 數與計算1. 了解各種數,如自然數、零、分數、小數等...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