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8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畏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畏懼顧忌。《左傳.昭公二十五年》:「為刑罰威獄,使民畏忌。」《漢書.卷六○.杜周傳》:「排擠英俊,託公報私,橫厲無所畏忌,欲以熏轑天下。」
明刑弼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彰明刑罰,以輔助教育。唐.張說〈起義堂頌〉:「天輔皋陶,明刑弼教。」
箠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古代一種用木杖、竹板等杖打的刑罰。《漢書.卷七六.趙尹韓張兩王傳.韓延壽》:「後吏無追捕之苦,民無箠楚之憂。」後泛指責打、拷打。《三國志.魏書.卷二三.楊俊傳》:「本郡王象,少孤特,為人僕隸,年十七八,見使牧羊而私讀書,因被箠楚。」《醒世姻緣》第七二回:「他只說周龍皋合他有賬,整日箠楚,陸續也不知打過了幾萬。」也作「捶楚」、「棰楚」。
流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將罪犯放逐到偏遠處的刑罰。[例]古時遭流放的罪犯往往因不堪路途艱苦而客死異鄉。
借公濟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著典,『眚災肆赦』;周公作戒,『勿誤庶獄』;伯夷之典,『惟敬五刑,以成三德』。由此言之,聖賢之政,以刑罰為首。往者斷獄嚴明,所以威懲姦慝,姦慝既平,必宜濟之以寬。陛下即位,率由此義,數詔群僚,弘崇晏晏。而有司執事,未悉奉承,典刑用法,猶尚深刻。斷獄者急於篣格酷烈之痛,執憲者煩於詆欺放濫之文,或因公行私,逞縱威福。■《後漢書.卷六三.李杜列傳.李固》臣聞君不稽古,無以承天;臣不述舊,無以奉君。昔堯殂之後,舜仰慕三年,坐則見堯於牆,食則堯於羹。斯所謂聿追來孝,不失臣子之節者。太尉李固,因公假私,依正行邪,離閒近戚,自隆支黨。至於表舉薦達,例皆門徒;及所辟召,靡非先舊。或富室財賂,或子婚屬,其列在官...
汗流洽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前157),漢高祖劉邦之子,繼漢惠帝即位。施政採黃老治術,尊行道家的無為而治。仁慈恭儉,廢除殘酷的刑罰。天下豐殷,四境和平。 (2) 勃:周勃(?∼西元169),西漢沛縣人。秦末跟隨劉邦起義,屢立軍功,封絳侯。後平呂氏之亂,迎文帝即位,拜右丞相,卒諡武。 (3) 決獄:判決獄訟。 (4) 錢穀出入:賦稅收支。錢穀,賦稅。
毖後懲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懲前毖後」之典源,提供參考。 《詩經.周頌.小毖》予其1>懲2>而毖3>後患。莫予荓蜂4>,自求辛螫5>。肇允彼桃蟲,拚飛維鳥。未堪家多難,予又集于蓼。 〔注解〕 (1) 其:音ㄑ|ˊ,將。 (2) 懲:音ㄔㄥˊ,警戒、教訓。 (3) 毖:音ㄅ|ˋ,謹慎於。 (4) 荓蜂:牽引扶持。比喻牽引人為惡。荓,音ㄆ|ㄥˊ。 (5) 辛螫:蜂尾螫人的刺痛。比喻刑罰。螫,音ㄓㄜ,以針鉤刺。
先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輔佐。《周禮.秋官.士師》:「以五戒先後刑罰,毋使罪麗于民。」《後漢書.卷二六.伏湛傳》:「實足以先後王室,名足以光示遠人。」
肉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時切斷犯人肢體,或割裂肌膚的刑罰。分墨、劓、剕、宮等。也稱為「肉辟」。
息黥補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黥,古代在臉上刺字、塗墨的刑罰。劓,古代割鼻子的酷刑。息黥補劓本指修整面容的殘缺,以恢復本來的面目。語本《莊子.大宗師》:「庸詎知夫造物者之不息我黥而補我劓,使我乘成以隨先生邪?」後比喻痛悟前非,改過自新。宋.蘇軾〈登州謝兩府啟〉:「策蹇磨鉛,少答非常之遇;息黥補劓,漸收無用之身。」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