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8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矯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犯罪的人予以矯正及治療。亦即藉刑罰及類似刑罰的處分,對犯罪者人格、行為、態度的修正、改變或治療的科學措施。
投鼠之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臣,即使他們真有重大過失,寧可賜死也不會施以羞辱。因此,在刑法上,士大夫們也不會遭受黥面割鼻這樣的刑罰。這種種舉措,都是因為大家尊重、敬愛皇上,怕若施加刑懲於這些親近皇上的重臣,會使皇上一併有受辱的感覺啊!賈誼所說的這段話,是把皇上比喻成珍貴的器物,而把四周的奸佞大臣比喻成有害的老鼠,完全圍繞著「欲投鼠而忌器」這個諺語來說理。後來「投鼠忌器」被用來比喻欲除害,但因有所顧忌而不敢下手。
限制住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依法律規定限制犯罪嫌疑人、被告或義務人之行動自由的一種方法。法院命令其只能住居於現住所或指定之相當居所。凡未經法院同意,其等不得隨意變更戶籍或遷離原住所,以免開庭、執行刑罰或行政執行時傳喚不到。
五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慘酷的刑罰。《後漢書.卷五一.陳禪傳》:「及至,笞掠無筭,五毒畢加,禪神意自若,辭對無變,事遂散釋。」
判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被法院判定刑罰。如:「走私販毒嫌犯已經被法院判刑,就要移送監獄,。」
因變制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俗益薄,欲以樸重之法,治既弊之民,是猶無鏑銜橛策錣而御馯馬也。昔者,神農無制令而民從,唐虞有制令而無刑罰,夏后氏不負言,殷人誓,周人盟。逮至當今之世,忍詬而輕辱,貪得而寡羞,欲以神農之道治之,則其亂必矣。伯成子高辭為諸侯而耕,天下高之。今之時人,辭官而隱處,為鄉邑之下,豈可同哉!古之兵,弓劍而已矣,槽矛無擊,脩戟無刺。晚世之兵,隆衝以攻,渠幨以守,連弩以射,銷車以鬥。古之伐國,不殺黃口,不獲二毛。於古為義,於今為笑。古之所以為榮者,今之所以為辱也。古之所以為治者,今之所以為亂也。夫神農、伏羲,不施賞罰而民不為非,然而立政者不能廢法而治民。舜執干戚而服有苗,然而征伐者不能釋甲兵而制彊暴。由此觀之...
訴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法律上指檢察官或自訴人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法院對刑事被告於調查犯罪證據,公開言詞辯論後,依法科以刑罰的行為。
併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於數罪俱發的犯人,並合施以其所犯各罪的刑罰,稱為「併科」。
典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掌理刑罰之事。《漢書.卷一○○.敘傳下》:「釋之典刑,國憲以平。馮公矯魏,增主之明。」
處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依法對犯罪者施以相當的刑罰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