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45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人力資本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經濟快速發展。 人力資本論與比較教育在比較教育的研究上,人力資本論往往用來解釋已開發國家及開發中國家為何投資大量金費於教育事業。此理論認為一個國家經濟發展遲滯或緩慢的原因是在其本國之內,而非外在因素。所以ㄧ個國家若能對內部的人力加以投資,必能促使社會經濟快速成長。對個人而言,如此的投資於未來可透過所得回收而使得個人經濟成功。以人力資本論而從事比較教育之研究包括:丹尼森(Denison,1962)在《美國經濟成長的原因及其可行方案》的研究中,以集合生產函數之概念來計算1930-1960年間促使美國經濟成長的因素,發現其中有...
|
雞口牛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屈辱條件時,蘇秦為了實現他的「合縱抗秦」的策略,便向韓王遊說道:「韓國物產豐饒,兵精糧足,勇士又多,為何會如此懼怕秦國呢?」如果大王真要割地求和,臣服於秦,我認為以秦王貪得無饜的個性,最後韓國還是會被秦國給吞掉的。俗話說:「寧願小為雞口,受人尊重,也不願大如牛後,卑賤受辱。(原文:寧為雞口,無為牛後。)」賢明如大王,在這種情形下,卻打算向秦王拱手稱臣,如此豈不被人譏笑為自甘牛後嗎?」韓王聽了蘇秦的話後,終於打消了事勤求和的念頭,同時加入了「合縱抗秦」的行列。(註1) 例句「雞口牛後」的道理十分明顯,小花寧願回去做點小生意...
|
高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對人的敬詞。《後漢書.卷四○.班彪傳上》:「如蒙徵納,以輔高明。」《老殘遊記》第一回:「我們三個人要去殺他,恐怕只要送死,不會成事罷。高明以為何如?」
|
珍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妥善、慎重的保藏著。宋.蘇軾〈答吳子野書〉:「扶劣膏不識其為何物,但珍藏之,莫測所用。」《紅樓夢》第五三回:「凡所有之家,縱有一兩件,皆珍藏不用。」
|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民不怕死,為何還要用死來威嚇他們?用以表示對虐政所提出的警告。當人民生活困厄,生不如死時,雖有嚴刑峻法,也無法對人民產生制約的力量。《老子》第七四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
宗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red)與「世俗」(the profane),而宗教的功能則在說明及表徵何謂神聖?張示與神之間的關係為何?神聖與世俗間的關聯為何?而宗教信仰則是針對上述所統整而成的系統,且信仰可以影響人的實際行為。 神聖事務任何平常隨處可見之事物一旦被神聖性所灌注,就轉為具有超凡力量之神聖物件,舉凡:雕塑化為神像、時間作為慶典、地點視為聖地、聲音變為佛號而文字則成為經典等。對虔誠的宗教信徒而言,世俗界被視為表相世界,而神聖界才是真正真實的世界.作為一切存在的基礎。...
|
何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為何、為什麼。《淮南子.道應》:「白公曰:『然則人固不可與微言乎?』孔子曰:『何謂不可!』」《漢書.卷八六.何武王嘉師丹傳.王嘉》:「丞相豈兒女子邪,何謂咀藥而死!」
|
才貌雙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才學與外貌皆頗出眾。《清平山堂話本.風月瑞仙亭》:「我女兒有先見之明,見此人才貌雙全,必然顯達,所以成了親事。」《老殘遊記》第一五回:「這賈探春長到一十九歲,為何還沒有婆家呢?只因為他才貌雙全,鄉莊戶下那有那們俊俏男子來配他呢?」
|
掩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包庇。如:「想必是他給了你許多好處,不然,你為何如此刻意掩護他呢?」
|
孤詣苦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彼晨風,鬱彼北林。未見君子,憂心欽欽」句,婦人藉行蹤飄忽的晨風,仍然會回到樹林之中,反問遠行的夫君為何不肯回來,隱含了對現實生活的苦悶,有勞苦憂心的意思。屈復(西元1668∼1744?),清陝西蒲城人,字見心,號悔翁,晚號金粟道人。朝隆元年舉博學鴻詞,不就。沈德潛謂其不屈節,是有守之士。二十七歲出遊,行遍南北,自稱「七十有七齡,半百在行旅」。熟悉古今興亡之事,詩作多緬懷往事。著有《弱水集》。在〈論詩絕句〉中,屈復自述其創作理念,他認為自三代以後,文人都喜好美名,彼此互相輕視,而各個朝代均有傑出的人才,就像春天的繁花既多又燦爛。又自謙自己雖然像野花一樣沒什麼才華,但仍費盡心力,從事創作,希望達...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