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7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3.762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剖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剖析透視。如:「他對時勢的剖視,十分透澈有理。」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一九:「得一蚌,橫徑四五寸,剖視得二珠。」
分毫不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蚡斷然拒絕,引起灌夫十分不悅,轉而向臨汝侯敬酒。臨汝侯正與護衛程不識耳語,沒注意到灌夫來敬酒,因此沒有理會他。連續受到兩次怠慢的灌夫,加上幾分醉意,頓時怒火中燒,大發雷霆,向臨汝侯罵道:「我平常就說程不識不值一錢,你還學女人和他咬耳朵講俏俏話!」經過這麼一鬧,原本就與他結怨的丞相更為憤怒,上書彈劾他大不敬,派人逮捕灌夫,並與其家人一起論罪問斬。灌夫的好友魏其侯想要救他,上書武帝替他說好話,卻因此受到牽連,被讒言所害,也遭來殺身之禍。後來「一錢不值」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毫無價值。「一錢不值」較早的書證如《文明小史》第三○回:「但則我們中國已被外洋看到一錢不值,所以他們犯了我們的法不...
廟裡的豬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歇後語)已經有主。引申喻有理由、有道理。《醒世姻緣傳》第七二回:「你自己不長進罷了,你原不該又把閨女這們等的,他廟裡豬頭是有主的,你不流水的認不是,還挺著脖子合人強哩。」
參殺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曾參殺人」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春秋時魯國有一個學者,名叫曾參,他是孔子的得意門生。學養很深,品性端正,是個有名的孝子。他住在魯國費(音ㄅㄧˋ)邑時候,有一個和他同名的人殺了人,有人就跑去跟曾參的母親說:「曾參殺人了!」曾參的母親說:「我兒子不會殺人!」就照常織她的布,沒有理會。過了不久又有人又來說:「曾參殺人了!」曾子的母親還是泰然自若地繼續織布。過了一會,又有人跑來說:「曾參殺人了!」曾子的母親就害怕起來,丟下織布的梭子,跳過圍牆逃走了。像曾參那麼賢良的人,只要多幾個人來說他殺了人,那麼連對他最有信心的母親也會相信,可見流言的可畏。後來「曾參殺人」就被用來比喻流言可畏或稱誣枉的...
義守大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私立大學之一。原為民國七十九年的「高雄工學院」,後經改制改名,於八十六年改為「義守大學」。現址位於高雄市大樹區。
合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當初、原先。《朱子語類.卷一.太極天地上》:「而今知得他合下是先有理,後有氣邪?後有理,先有氣邪?皆不可得而推究。」《董西廂》卷五:「刁鐙得人來成病體,爭如合下休相識。」
駁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批駁糾正。《明史.卷九四.刑法志二》:「三法司曰刑部、都察院、大理寺。刑部受天下刑名,都察院糾察,大理寺駁正。」《紅樓夢》第三四回:「薛蟠見寶釵說的話句句有理,難以駁正,比母親的話反難回答。」
造反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陸地區在文化大革命時,一些紅衛兵組織打著毛澤東所提出「革命無罪,造反有理」的口號,自稱「造反派」。他們在地方上以向上奪權、打倒領導幹部為目標;在中央則清除異己,視老幹部為眼中釘。如今在大陸凡是幹壞事者,被稱為「造反派」。
枉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違法曲斷,使有理不得申。《禮記.月令》:「斬殺必當,毋或枉橈。」
招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計謀、策略。《兒女英雄傳》第二三回:「姑娘聽這話說的層層有理,再不想大遠的從德州瞥了這麼一個乾脆的招兒來,纔使出來就乏了。」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