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5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復禮克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約束自己,使言行都以禮義為依據。《晉書.卷九二.文苑傳.李充傳》:「力行猶懼不逮,希企邈以遠矣。室有善言,應在千里,況乎行止復禮克己。」
異政殊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詩經.大序》:「至于王道衰,禮義廢,政教失,國異政,家殊俗,而變風變雅作矣。」比喻不合於正道的政教風俗。宋.呂祖謙《東萊先生左氏博議.卷一二.成風請封須句》:「平王之東降於列國,國是異政,家殊俗,各私其私。」
夸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向別人誇耀。《列子.楊朱》:「欲尊禮義以夸人,矯情性以招名,吾以此為弗若死矣。」
花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胡弄瞎搞。《喻世明言.卷三.新橋市韓五賣春情》:「吳山生來聰俊,粗知禮義,幹事朴實,不好花哄,因此防禦不慮他在外邊閒理會。」
隨症用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對症下藥」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朱子語類》一書載:宋儒朱熹的門人亞夫問何謂「克己復禮」,朱熹回答:現在的人只會說要克制私欲,嚴格要求自己,卻不去實踐禮義,於是失去準則,使得禮法大亂。聖人孔子就說得很明確:『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用禮作為克制和實踐的標準,就是捉到病根,針對症狀開方用藥。後來「對症下藥」這句成語可能從這裡的「對證下藥」演變而出,用來指針對病症開方用藥。亦用來比喻針對癥結所在,做有效的處理。《三國志.卷二九.魏書.方技傳.華佗》記載了一個實例,可以助我們了解這個成語的意思:府吏兒尋和李延一起來找名醫華佗看病,他們兩個人都頭痛身體發燒,症狀相同。華佗...
具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皆已實行。《文選.沈約.齊故安陸昭王碑文》:「禮義既敷,威刑具舉。」
閒理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惹是生非、搗蛋。《喻世明言.卷三.新橋市韓五賣春情》:「吳山生來聰俊,粗知禮義,幹事朴實,不好花哄,因此防禦不慮他在外邊閒理會。」
粉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化妝品。引申為妝飾、修飾。唐.上官儀〈勸封禪表〉:「敷禮義之粉澤,既而睿德潛通。」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