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5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1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變風變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變風、變雅皆為亂世的作品,世以為亂世之音。相對於正風、正雅代表的治世之音而言。語出《詩經.大序》:「至于王道衰,禮義廢,政教失,國異政,家殊俗,而變風變雅作矣。」
自棄自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就是自己害自己。孟子說:「不值得和自我蹧蹋的人談論仁義道理,不值得和自我放棄的人一起共事。說話違背禮義的人,是在蹧蹋自己。如果人自身不能心存仁愛,行事以義為準則,那就是自己放棄自己。仁,就像是一間很安全的房子;義,好比是正大的道路。拋棄安全的房子不住,捨棄正大的道路不走的人,真是可悲啊!」後來「自暴自棄」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自甘墮落,不求上進。
分庭伉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7>,言拜而應,得无太甚乎﹖門人皆怪夫子矣,漁人何以得此乎﹖」孔子伏軾而歎曰:「甚矣由之難化也!湛於禮義有間矣,而樸鄙之心至今未去。進,吾語汝!夫遇長不敬,失禮也;見賢不尊,不仁也。彼非至人,不能下人,下人不精,不得其真,故長傷身。惜哉!不仁之於人也,禍莫大焉,而由獨擅之。且道者,萬物之所由也,庶物失之者死,得之者生,為事逆之則敗,順之則成。故道之所在,聖人尊之。今漁父之於道,可謂有矣,吾敢不敬乎!」 〔注解〕 (1) 由:仲由(西元前542∼前480),字子路,一字季路,春秋魯國卞人。孔子弟子,性好勇、事親孝。仕衛,死於孔悝之難。富政治長才,在孔門四科中,列於政事科。 (2) 其:指漁父...
牽湊附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是如此,如《漢書.卷二七.五行志下之下》:「(魯襄公)二十七年『十二月乙亥朔,日有食之』。董仲舒以為禮義將大滅絕之象也。時吳子好勇,使刑人守門,……後閽戕吳子。」對於《左傳.襄公二十七年》「日有食之」這條資料,董仲舒將「日食」這種自然現象,視為是「禮義將大滅絕之象也」,後來更舉出襄公二十九年時,吳子餘祭死於守門者之手來加以證明。像這種情形,鄭樵即認為是「牽合附會」,沒有道理的。後來「牽強附會」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生拉硬扯,勉強湊合的情形。
法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法度、模式。《荀子.禮論》:「大象其生以送其死,使死生終始莫不稱宜而好善,是禮義之法式也,儒者是矣。」《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治道運行,諸產得宜,皆有法式。」
分廷抗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7>,言拜而應,得无太甚乎﹖門人皆怪夫子矣,漁人何以得此乎﹖」孔子伏軾而歎曰:「甚矣由之難化也!湛於禮義有間矣,而樸鄙之心至今未去。進,吾語汝!夫遇長不敬,失禮也;見賢不尊,不仁也。彼非至人,不能下人,下人不精,不得其真,故長傷身。惜哉!不仁之於人也,禍莫大焉,而由獨擅之。且道者,萬物之所由也,庶物失之者死,得之者生,為事逆之則敗,順之則成。故道之所在,聖人尊之。今漁父之於道,可謂有矣,吾敢不敬乎!」 〔注解〕 (1) 由:仲由(西元前542∼前480),字子路,一字季路,春秋魯國卞人。孔子弟子,性好勇、事親孝。仕衛,死於孔悝之難。富政治長才,在孔門四科中,列於政事科。 (2) 其:指漁父...
國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路人。《荀子.性惡》:「且化禮義之文理,若是則讓乎國人矣。」
經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綱紀、條理。《淮南子.俶真》:「萬物百族,使各有經紀條貫。」《後漢書.卷二五.卓魯魏劉列傳.卓茂》:「凡人之生,群君雜處,故有經紀禮義以相接。」
隳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毀壞、破壞。《新五代史.卷三四.一行傳.序》:「雖曰干戈興,學校廢,而禮義衰,風俗隳壞,至於如此。」
井井有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次序、有條理,端莊肅穆地使自己受尊敬,能有始有終而堅定不移,長久安穩而感到滿意知足,熱衷於堅守道德禮義且不感疲乏,運用英明的智慧洞察一切,一絲不苟地遵行禮法,掌握禮儀制度而安泰自若,會為別人的善言善行而感到溫馨快樂,也會因為別人不守名分而感到憂心忡忡,如果可以做到這些,就可以稱為聖人了。後來「井井有條」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形容整齊有序,條理分明。出現「井井有條」的書證如宋.樓鑰〈周伯範墓誌銘〉:「經理家務,井井有條;時出其餘,以周人之急。」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