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5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人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時人的評論。《左傳.昭公四年》:「禮義不愆,何恤於人言。」
首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以斬獲敵首計功。《史記.卷八三.魯仲連鄒陽列傳.魯仲連》:「彼秦者,棄禮義而上首功之國也。」
君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君王與父母。亦可特指君主。《文選.李陵.答蘇武書》:「如何身出禮義之鄉,而入無知之俗,違棄君親之恩,長為蠻夷之域,傷已。」
踰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不合禮法,踰越禮義。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奏啟》:「若能闢禮門以懸規,標義路以植矩,然後踰垣者折肱,捷徑者滅趾,何必躁言醜句,詬病為切哉!」
應病與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對症下藥」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朱子語類》一書載:宋儒朱熹的門人亞夫問何謂「克己復禮」,朱熹回答:現在的人只會說要克制私欲,嚴格要求自己,卻不去實踐禮義,於是失去準則,使得禮法大亂。聖人孔子就說得很明確:『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用禮作為克制和實踐的標準,就是捉到病根,針對症狀開方用藥。後來「對症下藥」這句成語可能從這裡的「對證下藥」演變而出,用來指針對病症開方用藥。亦用來比喻針對癥結所在,做有效的處理。《三國志.卷二九.魏書.方技傳.華佗》記載了一個實例,可以助我們了解這個成語的意思:府吏兒尋和李延一起來找名醫華佗看病,他們兩個人都頭痛身體發燒,症狀相同。華佗...
牽合附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是如此,如《漢書.卷二七.五行志下之下》:「(魯襄公)二十七年『十二月乙亥朔,日有食之』。董仲舒以為禮義將大滅絕之象也。時吳子好勇,使刑人守門,……後閽戕吳子。」對於《左傳.襄公二十七年》「日有食之」這條資料,董仲舒將「日食」這種自然現象,視為是「禮義將大滅絕之象也」,後來更舉出襄公二十九年時,吳子餘祭死於守門者之手來加以證明。像這種情形,鄭樵即認為是「牽合附會」,沒有道理的。後來「牽強附會」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生拉硬扯,勉強湊合的情形。
苦盡甜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苦盡甘來」之典源,提供參考。 ※#《劉知遠諸宮調.第一二》(據《諸宮調兩種》引)1>三娘離席,今告諸親,聽奴分析:「生居村野,梢似不通禮義。當初是亡過親爺,招召這經略為(婿)。因與舅爭閑氣,夫婦便分離。傷悲,一十三載,全無信息。○受辛懃打罵也甘心,又爭知卻有今日。劉郎豪貴,獨掌九州元帥2>,方知是苦盡甘來,自古道果無虛3>矣。這金冠想怎戴得?對天地卜個來意,大有分,三梳這髮,重如舊日。」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元.關漢卿《蝴蝶夢.第四折》、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三齣》。 (2) 九州元帥:指全國軍隊的最高統帥。 (3) 虛:假的、不真實。〔參考資料〕 ■元.王實甫《西...
井井不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次序、有條理,端莊肅穆地使自己受尊敬,能有始有終而堅定不移,長久安穩而感到滿意知足,熱衷於堅守道德禮義且不感疲乏,運用英明的智慧洞察一切,一絲不苟地遵行禮法,掌握禮儀制度而安泰自若,會為別人的善言善行而感到溫馨快樂,也會因為別人不守名分而感到憂心忡忡,如果可以做到這些,就可以稱為聖人了。後來「井井有條」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形容整齊有序,條理分明。出現「井井有條」的書證如宋.樓鑰〈周伯範墓誌銘〉:「經理家務,井井有條;時出其餘,以周人之急。」
不知世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懂世俗禮義等事。《紅樓夢》第四八回:「天天又說我不知世事,這個也不知,那個也不學;如今我發狠把那些沒要緊的都斷了,如今要成人立事,學習著買賣,又不准我了。」
風移俗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移風易俗」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樂記〉是古代流傳下來最早記錄音樂理論的文章。這篇文章談到音樂的產生及其作用,大意是:當人心受到外界事物的影響而產生情感時,就會發出聲音。把各種聲音結合起來,加上舞蹈動作,就進而產生音樂;所以古代聖王都十分注重對人心會產生影響的事物,並且主張用「禮義」來導正人民的行為,以「音樂」來調和人民的心性。音樂之中,又以和善純正的音樂,最能讓人心平氣和,耳目清明靈敏,長期下來可以潛移默化人民的心性,進而改善不良的社會風氣和習俗,使天下回復和平安寧。「移風易俗」就是直接摘自典源的一個成語,用於表示改善不良的社會風氣和習俗。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