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3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315.183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得、識。《三國演義》第五回:「主公頭上赤幘射目,為賊所識。可脫幘與某戴之。」《初刻拍案驚奇》卷二○:「聞洛陽劉元普仗義疏財,名傳天下,不論識不識,但是以情相求,無有不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勉強承受。如:「吃多大的虧我都了。」
2.承。如:「好吧!我了!事情的確是我計謀的。」
知論(道德哲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道德的知論是指對道德的語句加以界定,能回答「什麼是善」、「善能不能知」和「善如何知」等問題。
  道德的知論者可以自然主義為代表,為能以經驗界的事實來界定道德或善的意義,即能以愛、欲望、快樂或功效等作為道德的內涵,如此能使得道德的標準具體化。此說的理由是:(1)當說「A是善的」時,善或其他的道德語句能夠界定;(2)這樣的語句不需再借助其他道德語句就能界定,例如說:「A是善的」。即能將之界定為「某人對於A有積極的興趣」。積極的興趣可視為喜愛、讚美,故「A是善的」是指「某人對A喜好、讚美」。簡單的說,就是「善是一項對某件事物積極的興趣」。同理 ,「惡是對某些事物消極的興趣」...
高等教育可委員會(美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於1784年美國紐約州教育董事會設立後,已成立高等教育相關可組織,然而於1993年,原「高等教育可委員會」(Council on Postsecondary Accreditation,簡稱COPA)被為無法扮演應有之角色,因此改由「高等教育可委員會」(Council for Higher Education Accreditation,簡稱CHEA)作為重要可之組織,在此轉變過程中,區域性協會紛紛成立,目前共計有六大區域性代理機構,成為區域可之重要組織。   高等教育可委員會是授予大學院校之學位權限的組織,其主要目的是為提供國家對透過評審而維持學術品質的自律之倡導,以確保...
王瑞壎(編)(2009)。美國高等教育評鑑制度。臺北市:臺灣評鑑協會。
CHEA(2011). the CHEA Initiative. Retrieved January 18, 2011, from http://www.chea.org/About/CI/index.asp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曉得、不知道。《紅樓夢》第四一回:「怨不得姑娘不得,你們在這金門繡戶的,如何得木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識字。《老殘遊記》第一七回:「老殘正在客店裡教環翠字。」《紅樓夢》第三回:「你三個姊妹倒都極好,以後一處念書、字,學針線,或是偶一頑笑都有儘讓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賠償或寧願損失。如:「不願被套牢的投資客紛紛賠出場。」
知科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研究人類思維方法及規律的一種綜合性科學。
  知科學是許多學科間的科際整合所產生的新學科領域,其所涉及的學科包括神經生理學、心理學、電腦、語言、數學與哲學等。其目的在探討知現象的機制與規律。其核心問題是:人類如何辨物體?知識的表徵方式是什麼?知活動是受什麼條件所規範?推理與解決問題過程的機制是什麼?
  知科學強調層次(level)的概念,並且假設存在一種層次的關係,因此同一問題可由許多不同層次來探討。譬如有關記憶的研究,可以從知心理學的層次來處理,可以從類神經網路的層次來處理,也可以從神經科學層次或生物化學層次來看記憶的機制。這種從多層次觀點來研究問題的研究方式是知科學的特色,也是這個領域的價值所在。此外不同...
知功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知功能為皮亞傑(Jean Piaget, 1896~1980)知發展理論中的三個概念(另兩個為知結構與知內容)之一,專論知的兩項基本功能,即適應(adaptation)與組織(organization)。皮亞傑知功能不會隨著年齡的增加而改變,故被稱為功能不變性(functional invariants)。
  依生物學觀點,組織與適應二者不容分割,同屬於機制作用的兩項互補歷程。前者代表該作用的內在部分,後者則構成此一作用的外界部分。蓋任何有機體的發展都包括組織的功能在內,組織的動態層即構成所謂的適應。生物學上的組織功能,在知發展方面即為調節功能(regulat...
鑑別;鑑定;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查證一人、事、物是為原人、事、物的方法。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