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8242 ms
共 104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戰戰兢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恭良,但其處境就像人站在樹上一樣,並不安全,所以行事應如同面臨深谷,其戒慎恐懼又如同踩在薄冰上,才能避免禍事上身。其中也用到「戰戰兢兢」一語。後來「戰戰兢兢」被用來形容戒慎恐懼的樣子。
|
出類拔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醒世恆言.卷二.三孝廉讓產立高名》:「既無出類拔萃之才,宜急流勇退,以避賢路。」
|
趨炎附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趨炎附勢」條。
01.《紅樓夢.第一○七回》:「且說外面這些趨炎奉勢的親戚朋友,先前賈宅有事都遠避不來,今見賈政襲職,知聖眷尚好,大家都來賀喜。」
|
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負擔。如:「家累」。《呂氏春秋.審分覽.審分》:「主無所避其累矣。」漢.高誘.注:「累,猶負也。」唐.皮日休〈鹿門隱書六十篇〉:「古之官人也,以天下為己累,故己憂之。」
|
矯枉過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南史.卷二三.王華列傳》:「而避諱過甚,父名懌,母名恭心,並不得犯焉,時咸謂矯枉過正。」
|
舉案齊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元.王實甫《西廂記.第四本.第三折》:「若不是酒席間子母們當迴避,有心待與他舉案齊眉。」
|
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6.古代烹殺罪人的刑具。東周戰國.燕丹〈與傅麴武書〉:「故有刎喉不顧,據鼎不避者,斯豈樂死而忘生哉,其心有所守也。」宋.文天祥〈正氣歌〉:「鼎鑊甘如飴,求之不可得。」
|
刎頸之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門客高升至上卿,實在讓人無法忍受。廉頗於是宣稱:一定要找機會羞辱藺相如。藺相如聽說了以後,便刻意迴避廉頗,常常以生病為由不出席朝會。在路上遠遠地看到廉頗,也要車夫先把車拉開躲到一邊。結果,大家都認為藺相如畏懼廉頗,廉頗因此十分得意。藺相如雖然不以為意,但他的門客、親信卻對他怯懦的行為感到不滿,引以為恥,紛紛求去。這時藺相如才解釋說:「我敢公然地在朝廷上叱責秦王和羞辱他的臣子,又怎麼會怕廉將軍呢?只是想到秦國之所以至今不敢出兵攻打趙國,是因為對我們兩個人有所顧忌。如果我們互相爭鬥,有任何一方傷亡,都可能會使國家遭致兵禍。國家的安危當然重於私人的恩怨,所以我才會不斷地忍讓啊!」後來這番話傳到廉頗...
|
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脫漏。《韓非子.有度》:「刑過不避大臣,賞善不遺匹夫。」宋.趙汝鐩〈翁媼歎〉:「愁死未死此何時,縣道賦不遺毫釐。」
|
閉月羞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閉月羞花」之「閉月」,典源作「蔽月」,月兒自覺比不上美人,而躲避隱藏。語本三國魏.曹植〈洛神賦〉。「羞花」,形容女子容顏姣好,使花自感羞愧。語本唐.李白〈西施〉詩。「閉月羞花」形容女子容貌十分姣好。
△「沉魚落雁」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