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3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257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天壤之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天與地相隔很遠。比喻差別極大。清.吳喬《圍爐詩話》卷四:「以視其『柳塘春水漫,花塢夕陽遲。』有天壤之別,應之害詩如此。」《兒女英雄傳》第三六回:「不走翰林這途,同一科甲,就有天壤之別了。」也作「天壤之判」。
幼兒行為改變技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間歇增強」又分為「比率分配」與「時距分配」,各有「固定」與「變動」二類。固定的「比率分配」如:按件計,或是每上一課休息十分鐘。變動的「比率分配」如:吃角子老虎,或是推銷員的售出商品。比較事例:老師發問,學生按次序輪流回答,是固定的「比率分配」。若以抽籤方式回答,則是變動的「比率分配」,效果較好。固定的「時距分配」如:每週一檢查作業。變動的「時距分配」如:臨時抽查作業。比較事例:段考是固定的「時距分配」;臨時考則是變動的「時距分配」。一般而言,間歇優於連續,變動優於固定。而比率又優於時距,因為比率式按件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致贈時,希望對方接受的敬辭。如:「笑納」。《水滸傳》第二回:「特地使小校送些薄禮,謝大郎不殺之恩,不要推卻,望乞笑留。」
千頭萬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明.王陽明《傳習錄.卷中.答歐陽崇一》:「蓋日月之間,見聞酢,雖千頭萬緒,莫非良知之發用流行,除卻見聞酢,亦無良知可致矣!」
社會階層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會階層之所以有高低,是因個人的重要性與本身的才能及所需要的訓練程度所致。且在不同的社會階層有不同的報、權力及聲望。 中英文關鍵字中文關鍵字:社會階層化英文關鍵字:social stratification 參考資料陳嘉陽(2012)。教育概論(上冊),頁198-199。教甄策略研究中心。李文仁(2006)。台灣高教擴張與社會階層化之探究。佛光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目前的、當前的。如:「現代」、「現世報」。南朝梁.武帝〈立神明成佛義記〉:「生滅遷變,於往因;善惡交謝,生乎現境。」
愁眉苦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臭罵那些人一頓,不買了,以此尋開心。一日他叫了成老爹來,說要買田,等成老爹把賣主帶上縣,要給成老爹的庸也談好了,虞華軒又說不買了。把成老爹氣的愁眉苦臉,只得自己走出去回那幾個鄉裡人去了。「愁眉苦臉」這句成語可能就是出自此處,用來形容憂傷、愁苦的神色。
天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詩文渾然天成、不經雕飾,而得自然之趣。唐.陸龜蒙〈奉和襲美前進士崔潞盛製見寄因贈至一百四十言〉詩:「清詞忽窈窕,雅韻何虛徐。唱既野芳坼,還天籟疏。」《品花寶鑑》第五四回:「這純是血性語,幾於天籟。香山詩當以此為第一。」
一貧如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警世通言.卷一五.金令史美婢秀童》:「第二日,這些質當的人家都來討當,又不肯賠償,結起訟來,連田地都賣了。矯大戶一貧如洗。有人知道張皮雀曾預言雷火之期,從此益敬而畏之。」
期望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決定對於其想望事物是否要採取行動時,會先分析行動後可能產生的結果及帶來的價值,如果覺得預期的結果與報是滿意的,才會行動。基於環境資源有限與自身能力,人們對於所追求的事物需要有所排序,而形成錯綜複雜的心理歷程,期望理論的發展目的即在探討此種心理歷程。而激勵某項行為的動機之強弱,就是該項行為所產生各種結果的「吸引力」與「期待值」兩者的乘績總和。 期望理論的假設(1)每個人有不同的慾望、需求與目標,而這三者則會隨著環境與個人經驗的改變而改變。(2)人們會以理性的態度來衡量得失,面對、處理抉擇。(3)人們會從過往經驗中學習做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