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7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急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急求官位的晉升。《後漢書.卷四○.班彪傳下.論曰》:「行不踰方,言不失正,仕不急進。」
劉大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倡的「神理氣味格律聲色」之論,與陰陽剛柔之說,有開啟的作用。 評價海峰古文,宗師方苞義法,清通雅節又不失其雄奇絢爛,頗富有詩意與文采。尤其波蘭之壯闊,音節之鏗鏘,皆非方苞所能及。(資料選自網路)
施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施展作為。唐.韓愈〈愛直贈李君房別〉:「南陽公舉措施為,不失其宜。」《紅樓夢》第四回:「我也知道,守著舅舅姨爹處住著,未免拘緊了你,不如你各自住著,好任意施為。」
寡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出《論語.憲問》:「夫子欲寡其過而未能也。」指省身克己,使過失日少。宋.蘇軾〈荀卿論〉:「雖為聖人無難而不能者,不失為寡過而已矣。」
坐而待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坐以待斃」。見「坐以待斃」條。01.《資治通鑒.卷二八八.後漢紀三.隱帝乾祐二年》:「今國家三道用兵,俱未有功,若以此時翻然改圖,朝廷必喜,自可不失富貴。孰與坐而待斃乎!」02.《三國演義》第六七回:「今若不出,坐而待斃矣。某守城,主公當親與決一死戰。」 
控名責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引名求實,使名與實相符合。《漢書.卷六二.司馬遷傳》:「若夫控名責實,參伍不失,此不可不察也。」
小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小派別、小作家。《荀子.正名》:「故知者論道而已矣,小家珍說之所願皆衰矣。」清.黃遵憲《人境廬詩草.自序》:「其鍊格也,自曹、鮑、陶、謝、李、杜、韓、蘇,訖於晚近小家,不名一格,不專一體,要不失乎為我之詩。」
移天易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僭逆,當共誅討,虛承偽書,令公就第。漢魏以來,王侯就第寧有得保妻子者乎!議者可斬。」於是百官震悚,無不失色。 〔注解〕 (1) 趙庶人:司馬倫(?∼西元301),字子彝,西晉河內溫人,司馬懿之子。司馬炎稱帝,封琅邪郡王,後改封趙王。惠帝時遷征西將軍,鎮關中。氐羌反叛,徵還京師,尋拜車騎將軍、太子太傅。後納親信孫秀之言,待賈后殺太子,矯詔廢后,斬殺多位大臣,自命為相國,據兵權,驅惠帝,僭即帝位。齊王冏等起兵討之,兵敗,貶為庶人,後遭賜死。 (2) 孫秀:?∼西元301,字俊忠,西晉琅邪人。初為琅邪小史,累官於趙國,以諂媚自達。後受趙王倫寵信,與倫謀廢賈后,逐惠帝。倫篡位,以秀為中書監、驃騎將...
推己況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推己及人」之典源,提供參考。 晉.傅玄《傅子.卷一.仁論》昔者聖人之崇仁也,將以興天下之利也。利或不興,須仁以濟。天下有不得其所,若己推而委之於溝壑然。夫仁者,蓋推己以及人也,故己所不欲,無施于人1>,推己所欲,以及天下。推己心孝于父母,以及天下,則天下之為人子者,不失其事親之道矣。推己心有樂于妻子,以及天下,則天下之為人父者,不失其室家之歡矣。推己之不忍于饑寒,以及天下之心,含生無凍餧之憂矣。此三者,非難見之理,非難行之事。唯不內推其心以恕乎,人未之思耳。夫何遠之有哉。 〔注解〕 (1) 己所不欲,無施于人:自己所不喜歡的事物,不要加在別人身上。出自《論語.衛靈公》。見「己所不...
切齒咬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咬牙切齒」之典源,提供參考。 ※《韓非子.守道》人主離法失人,則危於伯夷不妄取,而不免於田成、盜跖之禍,何也?今天下無一伯夷而姦人不絕世,故立法度量。度量信,則伯夷不失是而盜跖不得非;法分明,則賢不得奪不肖,強不得侵弱,眾不得暴寡。……人主甘服1>於玉堂2>之中,而無瞋目3>切齒4>傾取5>之患;人臣垂拱於金城之內,而無扼腕聚脣嗟唶之禍。 〔注解〕 (1) 甘服:甘食美服。 (2) 玉堂:宮殿的美稱。 (3) 瞋目:瞪大眼睛怒視。瞋,音ㄔㄣ。 (4) 切齒:咬緊牙齒。表示非常悲痛憤恨。 (5) 傾取:覆滅的意思。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