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3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187.936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洛陽紙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己的作品去向他請教。皇甫謐看了〈三都賦〉之後非常欣賞,並為左思寫了一篇序。後來張載為魏都的部分作注,逵也為蜀都、吳都兩部分作注,衛權又寫了略解。連官至司空的大文人張華,都對左思的〈三都賦〉大加讚賞,認為左思的成就不輸給班固、張衡等大文人。由於這些文人學者的推薦,左思的這篇傑作便很快地在京城洛陽流傳開來,人們競相抄錄,以致洛陽的紙價上漲。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洛陽紙貴」,用來形容著作風行一時,流傳甚廣。
鳳毛麟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鳳毛」,鳳凰的羽毛。語出南朝宋.義慶《世說新語.容止》。「麟角」,麒麟的角。語出三國魏.蔣濟〈萬機論〉。「鳳毛麟角」比喻稀罕珍貴的人、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和暖。通「燠」。《文選.孝標.廣絕交論》:「敘溫郁則寒谷成暄,論嚴苦則春叢零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知識。如:「見聞廣博」、「孤陋寡聞」。《漢書.卷三六.楚元王交傳.贊曰》:「此數公者,皆博物洽聞,通達古今,其言有補於世。」《文選.王襃.四子講德論》:「俚人不識,寡見尟聞。」
當仁不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後漢書.卷三九.趙淳于江周趙列傳.王望》:「今望懷義忘罪,當仁不讓,若繩之以法,忽其本情,將乖聖朝愛育之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造就、培養。南朝梁.勰《文心雕龍.徵聖》:「陶鑄性情,功在上哲。」唐.李商隱〈喜舍弟羲叟及第上禮部魏公〉詩:「寧同魯司寇,惟鑄一顏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廳堂。通「廳」。南朝宋.義慶《世說新語.黜免》:「大司馬府聽前有一老槐,甚扶疏。」
籠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覆蓋。南朝宋.義慶《世說新語.品藻》:「至於斟酌時宜,籠罩當世,亦多不及。」南朝梁.勰《文心雕龍.時序》:「觀其豔說,則籠罩雅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弊病、過失。《文選.曹丕.典論論文》:「蓋君子審己以度人,故能免于斯累而作論文。」南朝宋.義慶《世說新語.雅量》:「同是一累,而未判其得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除去。唐.長卿〈戲贈干越尼子歌〉:「厭向春江空浣沙,龍宮落髮披袈裟。」《宋史.卷三○四.師道傳》:「幾道既擢第,事泄,詔落其籍,永不預舉。」
7.停留。如:「落腳」、「話音未落」。唐.長卿〈入桂渚次砂牛石穴〉詩:「片帆落桂渚,獨夜依楓林。」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