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7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59.378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怎麼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如何、怎樣。《二刻拍案驚奇》卷一三:「報時須說,此尸在本家怎麼樣不見了?幾時走到這裡?怎麼樣抱在這柱子上?說得備細。」
紅日三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太陽高升,照地有三竹竿高。形容早上時間已經不早。元.呂止〈集賢賓.嘆浮生套.逍遙樂〉曲:「有何拘繫,則不如一枕安然,直睡到紅日三竿未起。」《紅樓夢》第一回:「士隱送雨村去後,回房一覺,直至紅日三竿方醒。」
筆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一種文體。大抵雜記見聞、辨訂俗訛,或綜述古義。如陸游的《老學筆記》。南朝梁.王僧孺〈太常敬子任府君傳〉:「辭賦極其精深,筆記尤盡典實。」
吳沃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評價 吳沃堯性格強毅而多憤世之慨,所以文筆格外尖銳,他對社會問題的態度是"主張恢復舊道德"(《新譯萃》評語),所以抨擊的矛頭,往往針對舊道德傳統的破壞.
生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活生生、硬是。《儒林外史》第二○回:「總是你這天災人禍的,把我一個嬌滴滴的女兒生生的送死了!」《紅樓夢》第四九回:「今日蘆雪遭劫,生生被雲丫頭作踐了。」
束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無計可施。宋.陸游《老學筆記》卷三:「皇子鄧王生月餘,得癇疾,危甚,群醫束手。」《三國演義》第四三回:「旄麾南指,劉琮束手;荊襄之民,望風歸順。」
十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用語。佛教以東、西、南、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上、下為十方。泛指各處、各界。南朝陳.徐陵〈梁貞陽侯重與王太尉書〉:「菩薩之化,行于十方;仁壽之功,沾于萬國。」《儒林外史》第二回:「這是十方的香火,只得一個和尚住。集上人家凡有公事,就在這裡來同議。」
寺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寺的通稱。北魏.酈道元《水經注.穀水》:「其地是曹爽故宅,經始之日,于寺院西南隅得爽窟室下,入土可丈許。」《西遊記》第三六回:「觀寺院,都是我方上人的館驛。」也稱為「寺廟」。
口伐舌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口誅筆伐」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張岱,字宗子、石公,號陶,明末清初浙江山陰人。張岱不僅長於文學,且長於史學,重要的著作是《石匱書》。此書張岱寫了近五十年才脫稿,花了很大的心血。但是,有些看過此書的大老認為,《石匱書》雖然寫得很好,但是沒有順應潮流擁戴東林學派,恐怕不合時宜,張岱心中十分不服,在〈與李硯翁〉的信中強調了言論自由的重要,他認為,有健全的輿論才有健全的政治。又引到宋代呂祖謙的話:「見辱於市人,越宿而已忘;見辱於君子,萬世而不泯。君子所以口誅筆伐於蓽門圭竇之間,而老奸巨滑心喪膽落,得恃此權也。」意思是說:被一般人羞辱,過一晚就忘了;被君子羞辱,一輩子也忘不了。這就是君子為...
安貧守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安貧樂道」。見「安貧樂道」條。01.宋.蘇軾〈薦布衣陳師道狀〉:「右臣等伏見徐州布衣陳師道,文詞高古,度越流輩,安貧守道。」02.清.黃宗羲《明儒學案.卷四五.諸儒學案上三.布政陳克先生選》:「由張東白之事觀之,非平日安貧守道之意,徹乎表裡,安能使朋友信之如是?」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