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0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60.562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威服。《淮南子.氾論》:「威動天地,聲懾四海。」唐.白居易〈代書詩一百韻寄微之〉詩:「下韝驚燕雀,當道懾狸。」
有恃無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仗勢欺人,狗仗人勢,假虎威辨似: 恃,音ㄕˋ。依靠。不可寫作「侍」。
良莠不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良」指禾苗,「莠」指一種俗謂「狗尾草」的雜草,這種雜草常會混在禾苗之中生長,由於葉子相似,所以在未吐穗之前難以辨認。《孟子.盡心》︰「惡莠,恐其亂苗也。」意思就是,討厭莠這種惡草,因為害怕它會冒充禾苗,讓好壞難分。後來就以莠來比喻惡人,良比喻善人,兩者外表相似,混雜而居,難以區分。如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一○.如是我聞四》借神之口說:「至我輩之中,好醜不一,亦如人類之內,良莠不齊。」便說群之中,好壞不一,以借指人群之中,也是品行才能,高低參差。「良莠不齊」這句成語可能就是出自此處,後來用來比喻好壞參差,素質不一。
狡兔三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kū jiǎo tù釋義︰猶「狡兔三窟」。見「狡兔三窟」條。 01.唐.杜甫〈雕賦〉:「至如千年孽、三窟狡兔,恃古冢之荊棘,飽荒城之霜露。」 參考詞語︰兔三窟注音︰ㄊㄨˋ ㄙㄢ ㄎㄨ漢語拼音︰tù sān kū釋義︰猶「狡兔三窟」。見「狡兔三窟」條。 01.宋.蘇軾〈過嶺〉詩二首之一:「平生不作兔三窟,今古何殊貉一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獸毛蓬鬆雜亂。《詩經.小雅.何草不黃》:「有芃者,率彼幽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狀寬而薄的。如:「扁平」。《後漢書.卷八五.東夷傳.三韓傳》:「兒生欲令其頭扁,皆押之以石。」《老殘遊記》第六回:「你們把我扁皮箱裡,還有一件白一裹圓的袍子,取出來送到鐵老爺屋子裡去。」
道貌岸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清.百一居士《壺天錄》卷下:「翌日,陳妻尚未歸,正切疑,忽有醫者自來,道貌岸然,班白老叟,舉室驚惶,不知所自。」
趨炎附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明.顧大典《青衫記》第一九齣:「小旦:『莫不是棄青衿為賜緋。』旦:『他也不是這樣棄舊憐新的人。』貼:『莫不是衣貉嫌袍敝。』旦:『他也不是這樣趨炎附勢的人。』」
孤芳自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孤芳自愛注音︰ㄍㄨ ㄈㄤ ㄗˋ ㄞˋ漢語拼音︰gū fāng zì ài釋義︰猶「孤芳自賞」。見「孤芳自賞」條。 01.唐.徐鉉〈贈泰州掾令克己〉詩:「孤芳自愛凌霜處,詠取文公白菊詩。」
刎頸之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刎頸,用刀割脖子。「刎頸之交」指彼此可為對方割頸以明心意。比喻可同生共死的至交好友。語出《史記.卷八一.廉頗藺相如列傳》。 △「負荊請罪」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