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0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雞鳴狗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戰國時秦昭王囚孟嘗君,打算加以殺害。孟嘗君的門客,一個裝狗入秦宮偷白裘;另一個學雞叫使函谷關關門早開,孟嘗君因此而脫難。典出《史記.卷七五.孟嘗君傳》。後以比喻有某種卑下技能的人,或指卑微的技能。《漢書.卷九二.游俠傳.序》:「繇是列國公子,魏有信陵,趙有平原,齊有孟嘗,楚有春申,皆藉王公之勢,競為游俠,雞鳴狗盜,無不賓禮。」也作「狗盜雞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黑色的。如:「玄」。唐.駱賓王〈在獄詠蟬〉詩:「那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宋.蘇軾〈後赤壁賦〉:「玄裳縞衣,戛然長鳴。」
言不由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左傳.隱公三年》鄭武公、莊公為平王卿士。王貳於虢,鄭伯怨王,王曰:「無之。」故周、鄭交質,王子為質於鄭,鄭公子忽為質於周。王崩,周人將畀虢公政。四月,鄭祭足帥師取溫之麥。秋,又取成周之禾。周、鄭交惡。君子曰:「信不由中1>,質2>無益也。明恕而行,要之以禮,雖無有質,誰能間3>之?苟有明信,澗谿沼沚之毛,蘋蘩薀藻之菜,筐筥錡釜之器,潢汙行潦之水,可薦於鬼神,可羞於王公,而況君子結二國之信,行之以禮,又焉用質?〈風〉有〈采蘩〉、〈采蘋〉,〈雅〉有〈行葦〉、〈泂酌〉,昭忠信也。」 〔注解〕 (1) 中:同「衷」,內心。 (2) 質:音ㄓˋ,人質。春秋戰國時代,國與國之間常互以人作抵押,以取...
如虎添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ú hǔ dé yì釋義︰即「如虎添翼」。見「如虎添翼」條。 01.《東周列國志.第三五回》:「二有將相之才,今從重耳,如虎得翼。」
趾高氣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5.《醒世姻緣傳》第五一回:「他戴一頂絨帽,一頂狸皮帽套,一領插青布籃(藍)布裡棉道袍,一雙皂靴,撞了人,趾高氣揚,作揖拱手,絕無上下。」
額手稱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獻公嬖驪姬,殺申生,重耳奔狄;獻公既卒,數傳至懷公圉,秦穆公怨圉,乃求得重耳,發兵納為晉侯。公任用偃、趙衰諸賢,納周襄王,救宋破楚,繼齊桓公為諸侯盟主,成為五霸之一。諡文。 (2) 朝賀:向君王朝拜祝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借。如:「假手於人」、「假虎威」。《左傳.僖公五年》:「晉侯復假道於虞以伐虢。」
集腋成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狸腋下的皮毛雖不多,但聚集起來就可縫製成一件皮衣。語本《慎子.知忠》:「故廊廟之材,蓋非一木之枝也;粹白之裘,蓋非一之皮也。」比喻積少成多。《兒女英雄傳》第三回:「如今弄多少是多少,也只好是『集腋成裘』了。」
行將就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晉公子重耳,是晉獻公的次子,因為獻公晚年十分寵愛驪姬,想要改立驪姬的兒子為太子,結果太子申生被迫自殺,重耳在偃、趙衰等臣子的掩護下逃亡國外十九年,先後到過狄、衛、齊、曹、宋、鄭、楚、秦諸國。他在狄國住了十二年,並且娶季隗為妻,生下伯鯈(ㄔㄡˊ)、叔劉。後來決定離開狄國前往齊國時,他要季隗等他二十五年,如果沒有回來就改嫁。季隗則表明說她已經二十五歲,再過二十五年就是快要進棺材的老太婆了,堅持要等他。後來重耳借助秦穆公的力量回到晉國,即位成為晉文公,並依言將季隗接回國。後來「行將就木」這個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年紀已大,壽命將盡。
野人獻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列子.楊朱》昔者宋國有田夫,常衣縕黂1>,僅以過冬。暨2>春東作3>,自曝於日,不知天下之有廣廈4>隩室5>,綿纊貉6>,顧7>謂其妻曰:「負日之暄8>,人莫知者;以獻吾君,將有重賞。」里之富室告之曰:「昔人有美戎菽,甘枲、莖芹、萍子者,對鄉豪稱之。鄉豪取而嘗之,蜇於口,慘於腹,眾哂而怨之,其人大慚。子,此類也。」 〔注解〕 (1) 衣縕黂:身穿以亂麻為絮的冬衣。衣,音|ˋ,穿。縕,音ㄩㄣˋ;黂,音ㄈㄣˊ;二者皆亂麻。 (2) 暨:音ㄐ|ˋ,至、及。 (3) 東作:春耕。 (4) 廣廈:寬廣高大的房屋。 (5) 隩室:暖室。隩,音ㄩˋ,通「燠」,溫暖。 (6) 綿纊貉:用細絲...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