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71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858.161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兩千年中西曆對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兩千年中西曆對照],薛仲三、歐陽頤編。民國29年(1940)上海商務印書館初版;59年、66年、72年臺灣先後有學海出版社、華世出版社和文源書局3家影印本,其中文源版書名改為[中西萬年曆兩千年對照]。
  該書係查對陰陽曆日期的工具書,由陰曆日期直接可查出與之相當的陽曆日期;反之,也可由陽曆日期直接查出與之相當的陰曆日期。所謂陰曆,係指我國傳統沿用的陰陽曆或現時農作上仍在應用的農曆而言;所謂陽曆,在西元1582年以前係指「儒略曆」而言,在西元1583年以後係指「格勒哥里曆」而言。該書具體的功用有3項:(1)利用本書可查考中曆與西曆間年、月、日的換算;(2)可以查找任何一天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除本名之外,另取一個與本名有所關聯的名字。《大宋宣和遺事.亨集》:「此人是誰?乃諫議大夫張商英,字天覺。」《紅樓夢》第四回:「這薛公子學名薛蟠,字文起,從五、六歲時就是性情奢侈,言語傲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女演員。《永樂大典戲文三種.宦門子弟錯立身.第一二出》:「被父母禁持,投東摸西,將一個子依隨。」
2.姘婦。元.李行道《灰闌記》第一折:「你那裡是我搭識的子,只當是我的娘。」《水滸傳》第五一回:「那知縣雖然愛朱仝,只是恨這雷橫打死了他子白秀英,也容不得他說了。」
3.妓女。元.石君寶《曲江池》第二折:「也則俺一時間錯被鬼昏迷,是贍子平生落得的。」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七齣:「那些孤老、子,還不知摟到幾時哩!」也作「婊子」。
現論美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現論美學」就是主張藝術是感情現的美學思想;此派美學思想根源於克羅齊(B. Croce, 1866~1952)的唯心主義美學,卻盛行於英國,代人物有柯林伍德(Robin George Collingwood, 1889~1943)和萊德(L.A. Reid)。
  柯林伍德在一九三八年出版〔藝術原理〕(The Principles of Art)一書,主張藝術即是一種富於想像力的現。因為美並非物理的事實,而是人的主動性精神創造,是內心想像和直覺的結果。至於藝術的現在藝術家內心產生豐富的精神活動時便已完成,並不需要技巧。由此推論,藝術並非技術,而是藝術家內在感情的自我現...
基本人格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文版基本人格量(Basic Personality Inventory ,CBPI) 編製歷史由臨床心理學者Jackson, D. N.與同事共同編製。目的在評量人格與精神病理學上多向的特質。適用對象自12歲以上至成人。原版有240題,組成12個分量。中文版根據1996年版進行修訂,1999年出版。中文版總題數為150題,10個分量。刪除疏離量
非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人儀出眾,氣宇軒昂。《西遊記》第八八回:「適纔有東土大唐差來拜佛取經的一個和尚,倒換關文,卻一非凡。」《官場現形記》第三八回:「單說這龍華寺裡的知客,……生的眉清目秀,一非凡,而且人亦能言會道。」也作「一非俗」。
現性目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現性目標(Expressive objectives)現性目標是對課程的行為目標的另一種批判,它來自美國學者艾斯納。艾斯納認為,行為目標「可能適合於某些教育目的,但是不適合用來概括我們所珍視的大多數教育期望。」他主張在設計和評價課程時,應該準備三類課程目標。在他看來,除行為目標之外,還應該有解決問題的目標和現性目標。解決問題的目標與行為目標不同,因為解決問題的方式是多種...
〔魏氏學前智力初階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魏克斯勒(D. Wechsler)於一九六三年發展出此量,目的在測量四歲到六歲半兒童的智力。量的編製係依照〔魏氏兒童智力量〕的形式。全量包括十一個分量,為(1)語文量:包括常識,詞彙,算術,類同,理解;(2)作業量:為動物房子(新編),圖形補充,迷津,幾何圖形設計(新編),圖形設計。另有一個是句子交替測驗(新編),不列入計算,只有十個分測驗用以計算IQ。八個分測驗係取自〔魏氏兒童智力量〕而向下延伸的,其他三個分測驗是新編的。其中句子測驗是用以替代語文量中的記憶廣度測驗:動物房子與幾何圖形設計測驗,是用以取代作業量中的連環圖系與物形配置測驗。以四歲到六歲半的6個半歲年齡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裝設在飛機、汽車或其他機器上,顯示各種數值、狀況的裝置。通常裝在一面上,供操作人觀察、操作。
語意差別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用以分析語意的評定量。目的在測量語言的內涵意義,以及個人與團體對某些意見、概念等看法的差異情形。量的編製是選取相對兩極端的形容詞若干對,平行列於具有七個等級量的兩端,然後以某一單字或詞作為主題的形式,列於量之上。受測者按照自己對主題字的意見,於量的適當位置打上記號,最後即可綜合觀察受測者的想法及其差異情形。此量可用來研究一個人對家庭、公眾人物、不同種族團體的評價,亦可用於臨床診斷、職業選擇、文化差異等研究。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