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9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816.816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如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好像老鷹被關籠子裡。比喻有志不得伸展。《幼學瓊林.卷一九.鳥獸類》:「志士如鷹籠,自是凌霄有志。」
成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音容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多用於對死者的弔唁之詞。指人的聲音與容貌彷若眼前。《何典》第八回:「真堪愛,如花似玉風流態。風流態,眠思夢想,音容如。」也作「音容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存於世上。明.李贄〈復士龍悲二母吟〉:「若皆為此族孫取去,李節婦一日世,又復靠誰乎?」
人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活世界上。《孽海花》第一九回:「人生世,能夠自由自,無拘無束,還有再比這個快活嗎?」
羊肉落狗嘴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比喻條件好的女子嫁給了條件差的男子。如:「《水滸傳》裡的潘金蓮嫁給武大郎後,不時怨嘆自己是『羊肉落狗嘴裡』。」
酬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教學歷程中的動機研究中,酬賞(reward)與懲罰(punishment)是最常使用的兩種方法。學校裡,教師給予學生的東西(包含物質的與精神的)若能使學生產生愉快的感受或能滿足學生的需求,則稱之為酬賞;反之,教師加學生身上的任何行為若是使學生感到痛苦的,則稱之為懲罰。因此,酬賞是對學生的行為產生正向的增強作用;當下次同樣情境出現時,希望他能再出現同樣的行為反應。這種行為學派對動機的看法,認知學派興起後就受到一些質疑。認知學派的心理學者布魯納(J. Bruner)於一九六一年提出發現式學習(discovery learning),他認為任何學科皆能以某種合理方式對任何兒童任何階段來...
有理不高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道理用不著高聲叫嚷。《五燈會元.卷二○.大溈善果禪師》:「曰:『道吾推倒泥裡,溈山不管,此意又且如何?』師曰:『有理不高聲。』」
大丈夫志四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理想、有作為的男兒志向遠大。《錦香亭》第七回:「大丈夫志四方,何必作兒女子的恩愛牽纏之態!」
教育的外目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教育的外目的目錄1 前言2 定義3 外目的之產生4 關鍵字5 參考書目 前言理想主義的形上學,本體論或存的理論上,偏重世界之恆久以及不變的特性上,而認為世界上的事物以及那些所謂存的表象,則是經常變化無常的,此派的目的論,...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