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8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89.780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看重、不放心上。《文明小史》第三四回:「其時榜已發出,毓生仍落孫山,妙財氣甚好,也不乎中舉。」也作「不介意」。
一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擁有某種技能或專長。如:「積財千萬,不若一技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內行。指對某種事物不熟悉、不瞭解。《儒林外史》第三六回:「門生並不會作八股文章,……門生覺得自己時文到底不行。」《文明小史》第五一回:「他姨太太出身雖是大姐,梳辮子卻不行。」也作「外行」。
語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內語言是指未發出聲音來的語言,係個人內心中的語言。蘇俄心理學之父韋考斯基(L.S. Vygotsky)其著作〔思考與語言〕(Thought and Language)一書中,有相關的描述。韋氏認為兒童從二歲開始即會思考,思考與語言開始交互影響。
  韋氏重新分析皮亞傑(Jean Piaget)所說的自我中心語言(egocentric speech)。皮氏認為最初幼童說話時通常不顧聽者的觀點,但是這種自我中心語言會隨著兒童社會化之後遞減,於是出現社會性語言(socialized speech)。韋氏認為此時兒童的自我中心語言並未消失,只是變成內語言,同時有別於外語言(ext...
心理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存心理學之「存」,源於拉丁字根「出現」(exsistere),意為「顯著」或「傑出」;德文用於指個別的人,字為「此有」(Dasein,參見辭目「此有」),指人超越自然而出現於天地間。由是形成「存」與「本質」(essence)之別:哲學中「本質」指單獨的「實存」,可以提取出來以形成物體;科學中則指物性,如重量、密度、顏色等,人則指神經形式、反射、驅力等。存心理學精神病學中,先從人的主體求得了解,做為醫療病徵的依據,因而強調個人的存,視一個人的出現猶如突出於眾人之中,而且個人永遠是一個變化的歷程,故而存(being)不是「固定性」的名詞,而含有「動」的意義。
  一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外交使節駐留的國家。如:「外交部長勉勵各派海外的大使,要國好好努力。」
此一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成敗決定於此次行動。多含有意志堅決,而不畏生死。《史記.卷七.項羽本紀》:「國家安危,此一舉。」《五代史平話.周史.卷下》:「國家安危,此一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所處的地方。如:「板橋是新北市市政府所地。」
的教育目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教育目的目錄1 前言2 定義3 對於傳統目的之批評4 關鍵字5 參考書目 前言實驗主義與進步主義的哲學著重變化的理論,反對持久以及恆常的概念,認為這世界並非有所規律的,而是經常產生變化的,永恆的教育目的,是無法適應經常變化的教育環境以及教育型態的,同樣也無法適應那千變萬化的世代社會,因此這些學者所主張之目的,我們稱之為內的教育目的。(註1) 定義有些哲學家認為,教育...
弦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為形勢所逼,欲罷不能。《文選.陳琳.為袁紹檄豫州》唐.李善.注:「矢弦上,不得不發。」也作「箭弦上」。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