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468.7533 ms
共 148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實在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哲學上的一種學說,主張外在的事物與關係是客觀獨立存在的,不依托主觀的認識能力而存有,且認為一般的概念是真實存在與永恆的。
|
意在筆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下筆寫字前先構思字形。晉.王羲之〈題衛夫人筆陣圖後〉:「夫欲書者,先乾研墨,凝神靜思,預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動,令筋脈相連,意在筆前,然後作字。」後泛指在寫字、詩文、繪畫前先構思成熟後才下筆。也作「意在筆先」、「意存筆先」。
|
歷歷在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歷歷在目」。見「歷歷在目」條。
|
常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時常存在。漢.焦延壽《易林.卷三.小畜之遯》:「天之所子,福祿常在。」晉.陶淵明〈歲暮和張常侍〉詩:「民生鮮常在,矧伊愁苦纏。」
2.清代女官的名稱。位在貴人之下,僅供使令,未有爵秩。
|
羅素的實在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羅素的實在論邏輯的原子主義一般來說,我們可以把羅素的思想的發展,分為兩個階段,新實在論階段與邏輯構造主義階段。前者指他與摩爾強調外界實在、外在關係說,認為外界的事物有其獨立實在性,它們的存 |
近在眉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距離很近。《列子.仲尼》:「雖遠在八荒之外,近在眉睫之內。」
|
左券在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契約分為左右兩片,左片稱左券,由債權人收執,用為索償的憑證。「左券在握」比喻對事情有把握。如:「懸殊的比數加上時間即將終了,看來地主隊贏得比賽是左券在握了。」
|
在宥天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宥天下」就是以無為平淡的態度施政,使百姓感到寬裕自在的意思,語見〔莊子.在宥篇〕:「聞在宥天下,不聞治天下也。在之也者,恐天下之淫其性也;宥之也者,恐天下之遷其德也。天下不淫其性,不遷其德,有治天下者哉?」意思是說只有「在宥」天下,而沒有「治」天下的道理。所謂在宥天下,是指居上位者無為不有,使百姓咸感自在寬裕;而治天下則是以有為自私之心,訂定法律規章控制百姓,反而使得百姓喪失自然純樸的本性,進而違法亂紀。因此〔在宥篇〕說所謂「在」,也就是使百姓依循本性,自在逍遙的生活,以免受到複雜社會體制的汙染;所謂「宥」就是行事寬裕,使百姓悠遊裕如,不因複雜的社會生活而改變純樸的美德。如果真的能做到...
|
成敗在此一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成功或失敗全看在這次行動,指採取事關重大的行動。如:「這是決勝負的關鍵,成敗在此一舉,大家無不全力以赴。」《鏡花緣》第九六回:「前日文家哥哥說:『成敗在此一舉』;彼時所有各家眷屬,都要帶在軍營,惟恐事有不測。」
|
脊令在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脊令,一種水鳥。飛翔時相互共鳴、共擺尾。當脊令失去居處而棲止於高原,便鳴叫尋其同類。語出《詩經.小雅.常棣》:「脊令在原,兄弟急難。每有良朋,況也永嘆。」脊令在原比喻兄弟有急難。也作「鶺鴒在原」。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