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5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40.62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成千累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數量很多。《清史稿.卷二七一.高士奇傳》:「凡督、撫、藩、臬、道、府、廳、縣及在內大小卿員,皆鴻緒、等為之居停,哄騙餽至成千累萬。」也作「成千論萬」、「成千成萬」、「成千上萬」。
腳踹實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六百多卷,等到最後定稿時只剩下八十卷,可見其要求之精簡。等到編成後,全書共有二百九十四卷,全都用正工整地寫好,一筆不苟。這種認真踏實的治學態度,受到了當時人們的讚賞。宋神宗更為這本史書取名為《資治通鑑》,表示這部史書能作為歷代治亂興亡的借鏡。司馬光做事認真勤懇的態度,可以從這兒看出。所以有一次司馬光問他的好友邵雍,說:「你認為我是一個怎麼樣的人?」邵雍便回答:「你是一個腳踏實地的人。」正是對於司馬光最貼切的讚美。後來「腳踏實地」被用來比喻做事切實穩健。
端端正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極端正的樣子。《紅樓夢》第六回:「粉光脂豔,端端正正坐在那裡,手內拿著小銅火箸兒撥手爐內的灰。」《文明小史》第四六回:「無意中望玻璃裡面一覷,見一個人端端正正坐在那裡,捏著筆寫白摺子上的小哩。」
畫虎不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原本想畫老虎,卻畫得不像。比喻人仿效失真,得到反效果,變得不倫不類。參見「畫虎不成反類狗」條。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雜藝》:「朝野翕然,以為式,畫虎不成,多所傷敗。」《封神演義》第七六回:「只恐畫虎不成,終無補於實用。」
李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678~747)字泰和,揚州江都(今江蘇省)人,為李善之子。唐代書法家。玄宗時任北海太守,世稱為「李北海」。為人剛正不屈,後為李林甫所害。工文,長於碑頌。精書法,初學王羲之,復自成一格。擅以行寫碑,筆力雄渾,風骨勁拔。有《李北海集》,碑刻有〈麓山寺碑〉、〈李思訓碑〉等。
一念差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一念之差」之典源,提供參考。 ※宋.蘇軾〈次韻致政張朝奉仍招晚飲〉詩(據《蘇東坡全集.後集.卷二》引)掃白非黃精,輕身豈胡麻?怪君仁而壽,未覺生有涯。曾經丹化米,親授棗如瓜。雲烝作霧,火滅噀雨巴。自此養鉛鼎,無窮走河車。至今許玉斧,猶事萼綠華。我本三生1>人,疇昔2>一念差。前生或草聖3>,習氣餘驚蛇4>。儒臞謝赤松,佛縛慚丹霞。時時一篇出,擾擾四座譁。清詩得可驚,信美詞多夸。回車入官府,治具隨貧家。萍虀與豆粥,亦可成咄嗟。 〔注解〕 (1) 三生:佛教用語,指前生、今生及來生。 (2) 疇昔:昔日、從前。疇,音ㄔㄡˊ。 (3) 草聖:指張旭。唐代吳人,生卒年不詳。為著名書...
今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流行於晉代以後的草體書法。東漢張芝所創,有別於章草。今草係在章草基礎上結合法,而去除章草波磔的筆法,一筆寫成,連綿不斷,即偶有不連,筆意亦不斷。唐.張懷瓘〈書斷上〉:「草之書,字字區別,張芝變為今草,如流水速,拔茅連茹,上下牽連,或借上字之下而為下字之上,奇形離合,數意兼包,若懸猿飲澗之象,鉤鎖連環之狀,神化自若,變態不窮。」也稱為「破草」。
付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燒棄。《負曝閑談》第二五回:「今日周遞呈封口摺一件,……閱後付丙。」也作「付丙丁」。
稽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法則、式。《老子》第六五章:「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知此兩者亦稽式。」
出神入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出神入化」之典源,提供參考。 明.黃佐《翰林記.卷一○.習書》習書雖六學之一藝,然事屬經筵,頒為帝制,亦不可以為末務。洪武時,無可考,太宗喜書時,典籍沈度書法豐潤,上深愛之,每有大制作,必命度謄寫,累遷至學士,惟食學士俸,仍事書辦,賜象笏,鏤金刻度姓名其上,以寵耀之。其弟粲,亦起自書辦,累官侍讀,自此沈字盛行於朝,然上習書尚未以度字為式。宣宗1>自沖齡2>習古法帖,宸翰3>妙絕,蓋始學趙孟頫4>而加以遒勁,真所謂精能之至、出神入化者。孝宗亦愛沈度書,宮中妙習焉,嘗求其後官之物色,得其孫世隆,授之中書舍人,故今朝廷制誥,猶用沈體云。 〔注解〕 (1) 宣宗:明宣宗,明第五代帝。姓...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