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4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殘障兒童教育代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殘障兒童教育代金」係對於因殘障狀態嚴重而無法進入學校就讀之殘障兒童家庭,所提供之一種補償性的補助。我國國民教育階段屬義務制,所有學齡兒童皆應入學接受國民教育。唯少數殘障等級達重度以上者,無法就讀於一般國民中小學,又限於養護性特殊學校不足,故家長取得強迫入學委員會之同意,可將殘障兒童送往私立教養機構就讀或在家教育,並由政府每月發給教育代金。
學習障礙兒童的教育安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
天津市少年兒童圖書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天津市少年兒童圖書館,是政府創辦的一所市級公共圖書館,成立於1958年10月1日。宋慶齡為該館題寫了館名。原館址在南開區東門裡文廟內。1985年進行修繕,並闢為群眾參觀活動場所,讓館遂遷至河西區體院北環湖中道,館舍面積1,600平方公尺。
  該館成立30餘年來,經歷了三個不同的歷史階段。前十年發展比較正常,已形成初步規模,藏書達到近400,000冊,工作人員29名。1968年機構撤銷,全部藏書分散丟失。1978年恢復重建,這十幾年來發展比較迅速,目前藏書已達610,000餘冊,其中連環畫和低幼讀物約占1/3,港臺、外文圖書及音像製品也有一定收藏,各種報刊1,350餘種。此外還陸...
兒童解紅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樂舞團隊名。宋朝(西元960∼1279)教坊小兒隊舞十隊之一。「兒童解紅隊」每於皇帝舉行春、秋及聖節三大宴,御樓賜酺,崇德殿宴契丹使臣及上元觀燈時,小兒隊舞隨同其他九隊表演樂舞。衣紫緋繡襦,繫銀帶,冠花砌鳳冠,綬帶。
《宋史.卷一百四十二》。
  〔國際兒童文學暨圖書館學評論〕係關於兒童文學與兒童圖書館學之國際性期刊,1986年創刊,一年出版3期,擁有十分傑出的編輯委員會,造就了本期刊之學術與文學價值。
  內容涵蓋與兒童文學相關之主題,包括青少年及兒童之圖書館服務、圖書館服務與教育、資訊技術、利用指導、館員在職訓練、館藏發展與管理、青少年及兒童文學發展、書籍與媒體之選擇、圖書館之青少年及兒童讀物研究、專業人員之教育等,力求完整性,並具世界性及國際性。
  每期收錄約4篇文章,長度3,000至7,000字,文前附有100至200字左右之摘要,略述內容大概。此外,另收集6至8篇之書評,每篇約長500至800字,經常...
兒童現版圖書書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1962至1965年間,美國R.R. Bowker公司曾出版[Publishers' Library Bindings in Print],後此書便演變為1966至1968年每年出版之[Children's Books for Schools and Libraries],其中並增列商用圖書(Trade Books),1969年又改名為現在之[兒童現版圖書書目](Children's Books in Print),在內容上亦稍作調整。
  該書及其標題指引:[Subject Guide to Children's Books in Print]同屬Bowker出版書目系列之重...
兒童福利中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兒童謀求福利的服務機構。其服務項目有社區兒童福利服務、收養貧苦失依兒童或舉辦各種有益兒童發展的活動。
兒童人類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於兒童人類學的建立最有貢獻的是荷蘭的教育家朗格威爾(Martinus Jan Langeveld)。
  他的兒童人類學方面的中心思想為:人的本質必須受教育才能改變,在發展的過程中,兒童以其自動的生理生長本質為基礎,慢慢地發展成人,而兒童的本質決定了成人本質的形式。人類學為教育學的一部分。同樣地,教育人類學也有教育學的一部分。教育人類學在探討人的本質的改變的問題,而人的本質的改變是因為有可塑性;同時,教育人類學也在強調教育目的的限定與把握,教育目的包括:人格的陶冶、真正的人的培養等。以上特別強調的是以本身的改變解釋,及人的改變的可能性,教育的意義是:人為可教育之人。
...
兒童的終極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終極觀與前運思期所要探究的「為什麼」、「什麼」、「何處」、「如何」等問題有關,尤其與「為什麼」的關聯性最為密切。成人心目中的「為什麼」含有兩層意義,即與人的行為目的有關,或與各種事件之起因有關;前者如「他為什麼做那件事」,與「果」有關,後者如「太陽為什麼會照射」,便涉及「因」。是成人的「為什麼」的問題,含有因或果二者。
  前運思期兒童,無法分辨「為什麼」的因與果。當他回答為什麼的問題時,似乎同時兼含因與果,與成人以因或果的解答方式有別。因此,前運思期兒童對於成人所問的「為什麼」的答案,不會達到滿意的地步。
  又前運思期兒童回答問題的另一種特性,亦與成人有別;他們不相...
異常兒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異常兒童指特殊教育的對象;這類兒童係由於顯著的個別差異,不適合一般教育情境,而需要特殊教育方案者。對於特殊兒童的界定,主要著眼於兒童的個別差異及特殊教育的需求。
  特殊教育發展之初,其對象侷限於殘障狀況較為嚴重之盲、聾、肢體障礙兒童;隨著教育的進步,特殊教育的對象亦逐漸擴充,包括輕度障礙兒童如智能不足、重聽與弱視兒童以及資賦優異兒童,個別差異大,在普通班級中,無法適應一般的課程與教學活動,而需要為他們設計充實的課程及特殊的輔助,故近來歐美國家皆列為特殊教育的對象,我國亦然。因此,特殊教育的對象並非一成不變,其範圍大小,常隨國家教育水準的發展及特殊教育觀念之改變而有變異。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