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1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班門弄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 (9) 郢:音|ㄥˇ,指古代楚國郢都的巧匠,相傳他能將人鼻端如蠅翼般的白粉用斧頭削去,而絲毫不傷鼻子。 故事見《莊子.徐无鬼》。 (10) 強顏:厚著臉皮不知羞恥。強,音ㄐ|ㄤˋ。〔參考資料〕 明.梅之渙〈題李白墓〉詩(據《幼學瓊林.卷三.人事類》注引)采石江邊一堆土,李白之名高千古。來來往往一首詩,魯班門前弄大斧。
病入膏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事情已嚴重到無法挽救的地步。[例]這家公司的財務虧已達病入膏肓的地步,再設法也是枉然了。
不言而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孟子.盡心上》孟子曰:「廣土眾民,君子欲之,所樂不存焉;中天下而立,定四海之民,君子樂之,所性不存焉。君子所性,雖大行不加焉,雖窮居不焉,分定故也。君子所性,仁、義、禮、智根1>於心,其生色2>也睟然3>,見於面,盎4>於背,施於四體5>,四體不言而喻。」 〔注解〕 (1) 根:深植。 (2) 生色:表現於臉上。 (3) 睟然:潤澤的樣子。睟,音ㄙㄨㄟˋ。 (4) 盎:音ㄤˋ,充滿的、盈溢的。 (5) 四體:四肢。人的兩手兩足合稱四體。
九牛一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牛之一毛注音︰ㄋ|ㄡˊ ㄓ | ㄇㄠˊ漢語拼音︰niú zhī yī máo釋義︰義同「九牛一毛」。見「九牛一毛」條。 01.《三國志.魏書.卷三.明帝紀三》裴松之注引《魏略》曰:「臣知言出必死,而臣自比於牛之一毛,生既無益,死亦何?」 02.《周書.卷三九.杜杲列傳》:「長湖總戎失律,臨難苟免,既不死節,安用以為。且猶牛之一毛,何能益?」
如魚得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開國君王。曾三顧茅廬,始得諸葛亮輔佐。西元221年,於成都即位稱帝,國號漢,年號建章。伐東吳兵敗,失慘重,退回白帝城,因病崩逝,史稱為「劉先主」。 (5) 孤:古代王侯的自稱。此處指劉備。
不脛而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吾可謂不好士乎?」盍胥對曰:「夫鴻鵠一舉千里,所恃者六翮爾,背上之毛,腹下之毳,益一把,飛不為加高;一把,飛不為加下。今君之食客,門左、門右各千人,亦有六翮在其中矣,將皆背上之毛,腹下之毳耶?詩曰:『謀夫孔多,是用不集。』」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說苑.卷八.尊賢》。 (2) 晉平公:春秋時晉國國君,生卒年不詳。 (3) 船人盍胥:划船的船夫盍胥。盍胥,春秋時人,生卒年不詳。 (4) 崑山:崑崙山的簡稱,綿延於新疆和西藏之間,西起帕米爾高原,北為塔里木盆地,南為藏北高原。〔參考資料〕 《說苑.卷八.尊賢》趙簡子游於西河而樂之,歎曰:「安得賢士而與處焉!」舟人古乘跪而對曰:「夫...
退避三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遇到實力很強的對手,為避免正面衝突折太多,乃主動讓步,不與人爭。參見「辟君三舍」條。《儒林外史》第一○回:「賢姪少年如此大才,我等俱要退避三舍矣。」《鏡花緣》第五六回:「非獨本郡眾人所不能及,即天下閨才,亦當退避三舍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毀、折斷。《史記.卷七九.范雎傳》:「魏齊大怒,使舍人笞擊雎,折脅摺齒。」
趾高氣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就去找孟嘗君的門客公孫戍說:「我是郢都人登徒氏,現在我當班須護送象牙床。可是象牙床價值千金,只要稍有傷,就算我賣了妻小都賠不起。先生如能設法阻止此事,願以祖傳的寶劍答謝。」公孫戍毫不考慮就答應了。於是,公孫戍便去見孟嘗君勸他不要接受這份禮物,孟嘗君詢問他其中的原因。公孫戍說:「這些國家都以相印授公,表示對您的敬仰,而那是因為聽說您在齊國能解救民生困苦,讓瀕臨滅亡者得以存活。各國的傑出之士,都將國事托付您,也是因為仰慕您的義氣和廉潔。如今您到楚國就接受了這樣的重禮,那其它您尚未到訪的國家該如何接待您呢?所以臣希望您不要接...
風塵僕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風塵」:#漢.秦嘉〈與妻書〉(據《藝文類聚.卷三二.人部十六.閨情》引)不能養志,當給郡使。隨俗順時,僶俛當去。知所苦故爾,未有瘳。想念悒悒1>,勞心無已。當涉遠路,趨走風塵。非志所慕,慘慘少樂。又計往還,將彌時節。念發同怨,意有遲遲。欲暫相見,有所屬託。今遣車往,想必自力。 〔注解〕 (1) 悒悒:憂愁鬱悶的樣子。悒,音|ˋ。〔參考資料〕另可參考:漢.范靖妻沈氏〈晨風行〉(據《玉臺新詠.卷九》引)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