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129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清尾全裸鸚鯛或細鱗隆頭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Hologymnosus doliatus (Lacépède, 1801)
體細長;幼體白色具3條橙紅色紋;雌魚體綠、藍或粉紅色,體側有20~23個橙褐色短色帶,鰓蓋膜具藍黑斑;雄魚自背鰭緣經胸鰭至下腹部有一深藍或青紫色帶,色帶後方另有淺紅色帶;體側後半具約有14藍短紋,尾柄具2~3條縱帶;體長可達40公分。
西太平洋,印度──西太平洋。
棲息於珊瑚礁區,體色隨成長而改變。
供觀賞。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鱸形目(Order Perciformes)
棘鰭魚首目(Superorder Acanthomorpha)
隆頭魚亞目(Suborder Labroidei)
鱸形系(Series Percomorpha)
隆頭魚科(Family Labridae),Wrasse Fishes
|
黑身板機魨或紅牙鱗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Odonus niger (Rüppell, 1836)
體卵型;尾鰭為彎月型,上下葉延長成絲狀;體色一致藍黑色;頭部顏色較淺,帶少許綠色;體長可達30公分。
南日本、台灣、菲律賓、印度--西太平洋區。
棲息珊瑚礁區的肉食性魚類。對含高濃度鋁鹽的海水相當敏感,若幾小時內不移至正常的海水,將會死亡。本屬的魚類游動時都會發出聲音。
供觀賞。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魨目(Order Tetraodontiformes)
棘鰭魚首目(Superorder Acanthomorpha)
魨亞目(Suborder Tetraodontoidei)
鱸形系(Series Percomorpha)
板機魨科或鱗魨科(Family Balistidae),Trigger Fishes
鱗魨上科(Superfamily Balistoidea)
|
白斑斑鯊或班貓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Atelomycterus marmoratus (Bennett, 1830)
體形修長,圓柱形,由頭向尾端逐漸尖細,不似蝌蚪狀;身體結實堅硬,皮厚,皮齒鈣化相當完全,尾部頗長。雄性成魚交接器向末端逐漸尖細,長度至少為腹鰭基底末端與臀鰭起點距離之2/3。體色變化極大,體背不具鞍狀斑紋。大型之黑點通常連接在一起而呈塊狀或潑墨狀,底淡色,有大型白色班點分布於體側及背部。
本種出現於北緯25度至南緯10度間之西太平洋沿岸,及北印度洋沿岸海域。臺灣東北方彭佳嶼海域有漁獲記錄。
經常出現於珊瑚礁水域,喜歡棲息於洞穴中。卵生,每次產卵至多2枚,最大可成長至70公分,雄魚成熟體長47公分以上,雌魚成熟體長49公分以上。
通常由底拖網所漁獲,雖可供食用但因體型較小因此經濟價值不高。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軟骨魚綱(Class Chondrichthyes),Cartilaginous Fishes
有頜首綱(Superclass Gnathostomata)
板鰓亞綱(Subclass Elasmobranchii)
白眼鮫目(Order Carcharhiniformes)、Ground Sharks
貓鯊科或貓鮫科(Family Scyliorhinidae),Cat Sharks
|
皺唇鯊或九道三峰齒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Triakis scyllium (Müller et Henle, 1839)
上、下頜齒皆具強而有力之中央齒尖及兩側小齒尖。成魚胸鰭呈寬三角形。第一背鰭後緣切線與身體垂直。脊椎骨149~155節。體表具稀疏分散之黑點,仔魚時則具寬的鞍狀斑,成魚時黑點會褪色甚至消失。
本種出現於北緯20~50度間之西北太洋沿岸海域,臺灣地區則於東北及西南海域可發現其蹤跡。
底棲或接近底棲的種類,喜好出現於河口淺水區,特別是砂底或海藻覆蓋的海底。卵胎生種類,每胎產仔10~20尾,以小魚或甲殼類及其它無脊椎動物為食。最大可成長至150公分,雄魚成熟體長在100公分左右。
可供食用,唯數量不多。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軟骨魚綱(Class Chondrichthyes),Cartilaginous Fishes
有頜首綱(Superclass Gnathostomata)
板鰓亞綱(Subclass Elasmobranchii)
白眼鮫目(Order Carcharhiniformes)、Ground Sharks
皺唇鯊科(Family Triakidae),Houndsharks
|
危害性評價(或風險評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評估人類受環境中的危害物質暴露後,其危險發生頻率、造成的結果及嚴重程度。使用現有的流行病學、臨床醫學、毒物學及環境調查的資料,來描述其潛在的健康危害。並由此結果來推論人類在某一環境的暴露下,在不同的強度及時間,可能發生之健康危害的形態及程度。且判斷可能造成暴露族群健康危害問題之大小。
|
日本單鰭電鰩或日本電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Narke japonica (Temminck et Schlegel, 1850)
體盤近似圓形,體盤長度不及全長之半,寬度則稍大於長度。吻短;口裂小且呈橫向,具唇褶;眼小,其前後徑僅為吻長的1/4~1/5;噴水孔大於眼,位於眼之正後方,孔緣平滑而不具乳頭狀突起;鼻孔小,前鼻瓣向後延伸明顯;齒呈小菱形,齒面平坦;鰓裂小。小型圓形背鰭1枚;背鰭基底位置在腹鰭基底之後;腹鰭明顯,呈圓形而外角不明顯,起點在胸鰭下方。尾長約等於體盤長,尾部兩側具縱走皮褶。尾鰭大而圓。福馬林浸泡後體背呈深棕色,腹面白色,體盤邊緣呈淡棕色。
日本、中國大陸、台灣沿岸海域均可發現其蹤跡。
底棲性。
可由底拖網漁獲,無食用價值,數量亦極為有限,僅提供為養殖用餌料。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軟骨魚綱(Class Chondrichthyes),Cartilaginous Fishes
有頜首綱(Superclass Gnathostomata)
板鰓亞綱(Subclass Elasmobranchii)
鰩目(Order Rajiformes)
電鰩亞目(Suborder Torpedinoidei)
雙鰭電鰩科或雙鰭電鱝科(Family Narcinidae),Numbrays
|
丁氏雙鰭電鰩或丁氏木鏟電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Narcine timlei (Bloch et Schneider, 1801)
體盤近似圓形,體盤長度稍短於全長之半,體盤寬度則稍大於長度;頭長為吻長之1.7倍;眼小,眼徑約為噴水孔之半;口裂橫向,小型,寬度不及吻長之1/3;齒窄,外緣圓,上頜齒23列,下頜齒21列,齒冠內緣具一尖突;噴水孔大型,緊鄰眼眶後方,邊緣不具小突起。背鰭2枚,約略同大,外角尖突;第一背鰭起點位於腹鰭基底末端稍後方;尾長長於體長之半;尾側具縱走皮褶;尾鰭高度約為其長度之2/3。福馬林浸泡後體背呈淡棕色,具許多暗色點,腹面白色。
出現於中國大陸、東印度洋諸群島、日本、台灣沿岸海域。
底棲性。
可由底拖網漁獲,無食用價值,僅提供為養殖用餌料。
T0000000001--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T0000000020--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T0000000029--軟骨魚綱(Class Chondrichthyes),Cartilaginous Fishes
T0000000028--有頜首綱(Superclass Gnathostomata)
T0000000034--板鰓亞綱(Subclass Elasmobranchii)
T0000000073--鰩目(Order Rajiformes)
T0000000076--電鰩亞目(Suborder Torpedinoidei)
T0000000078--雙鰭電鰩科或雙鰭電鱝科(Family Narcinidae),Numbrays
|
雙斑燕魟或戴星鳶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Gymnura bimaculata (Norman, 1925)
體盤近似三角形,體盤長長於寬度之半,外角及後緣寬圓;吻短鈍;眼小且稍突起;鼻孔大型而近平橫向,前鼻瓣向後延伸;口裂波浪狀;齒小而多,齒尖尖銳;鰓裂小,五鰓裂間距約略相等;背鰭缺如。腹鰭窄;尾細且朝末端逐漸尖細;長度則接近體盤長度之半;尾棘短,尾部縱走皮褶幾乎消失。福馬林浸泡後體背棕黑色,出後方具一大型白斑,腹面白色,尾部具4或5條橫向暗棕色斑。
出現於印度、日本、中國大陸、台灣沿岸海域。
底棲性。
底拖網可漁獲,魚肉可食用,經濟價值不高。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軟骨魚綱(Class Chondrichthyes),Cartilaginous Fishes
有頜首綱(Superclass Gnathostomata)
板鰓亞綱(Subclass Elasmobranchii)
鰩目(Order Rajiformes)
燕魟亞目(Suborder Myliobatoidei)
燕魟科或鳶魟科(Family Gymnuridae),Butterfly Rays
|
笠鱗棘鯊或笠鱗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Echinorhinus cookei (Pietschmann, 1928)
體壯碩;吻由眼部向前漸窄;口裂彎曲顯著,寬度稍長於吻長,上、下頜皆具明顯唇褶;鼻孔橫向,位置較接近口裂部而離吻端較遠;具小型背鰭兩枚,刷子狀,位於軀幹之末端;第一背鰭起點位於腹鰭起點稍後方,第二背鰭稍小於第一背鰭;腹鰭遠大於背鰭;臀鰭缺如;尾柄無隆脊。體背棕色。皮齒基底呈星芒狀,直徑小於0.5公分,不擴張成圓盾狀,亦不連結成一大片。
本種於紐西蘭、帛琉、夏威夷群島、加利福尼亞灣秘魯附近海域均可發現其蹤跡,臺灣曾於1950年及1991年分別在基隆北部及花蓮東部海域有漁獲記錄,是相當罕見的種類。
為大型而動作緩慢的種類,底棲性,一般出現在陸棚及斜坡區,棲息水深11~424公尺,以底棲性的魚類(包括軟骨及硬骨魚類)、頭足類為食。最大可成長至4公尺長,胎仔產出體長小於45公分。
由於數量有限,因此並非重要的經濟魚種。可由延繩釣、刺網、及底拖網漁獲,供食用。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軟骨魚綱(Class Chondrichthyes),Cartilaginous Fishes
有頜首綱(Superclass Gnathostomata)
板鰓亞綱(Subclass Elasmobranchii)
角鯊目或棘鮫目(Order Squaliformes),Dogfish Sharks
棘鯊科或笠鱗鮫科(Family Echinorhinidae),Bramble Sharks
|
後鰭錐齒鯊或戟齒砂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Eugomphodus taurus (Rafinesque, 1810)
大型鯊類之一。吻稍縱扁而吻端近似圓錐狀;不具眼臉;口裂長,口角往後延伸達眼之後方;齒大型而呈尖窄狀且具小齒尖;上頜前方齒與側面齒中間以一小齒隔開。臀鰭與第二背鰭約略同大;第一背鰭位置較接近腹鰭而離胸鰭較遠;尾鰭上葉前具凹窪,尾柄無側隆脊;尾鰭上下葉不對稱。體色淡棕,體表通常散佈暗紅色或淡棕色斑。
出現於南北緯50度間之北美洲東岸、南美洲東南岸、非洲西北岸、北岸、東南岸、紅海、亞洲東岸及澳洲沿近海域。臺灣東北部及東部沿海偶而可以漁獲。
溫帶至熱帶沿岸水域經常出現的種類,棲息水深0~191公尺,較常出現在接近底層水域。其可以於水面吞下空氣後將空氣保存在胃中,使其比重減低,而利於游動,正如硬骨魚類的泳鰾一般。有時單獨行動,有時成群結隊出游,有季節性洄游的行為。食卵型的胎生種類之一,每胎產仔2尾(左右子宮各一)以各種硬骨魚類、軟骨魚類、頭足類、甲殼類為食。胎仔產出體長約1公尺,妊娠期8~9個月。
可由延繩釣釣獲,供食用。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軟骨魚綱(Class Chondrichthyes),Cartilaginous Fishes
有頜首綱(Superclass Gnathostomata)
板鰓亞綱(Subclass Elasmobranchii)
鼠鯊目或鼠鮫目(Order Lamniformes)、Mackerel Sharks
砂錐齒鯊科或砂鮫科(Family Odontaspididae),Sand Tiger Sharks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