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454.0335 ms
共 47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互易、對調。如:「換錢」、「互換」、「交換」。《晉書.卷四九.阮籍傳》:「嘗以金貂換酒,復為所司彈劾,帝宥之。」
|
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互往來。如:「交流」、「交換」、「結交」、「打交道」、「公平交易」。
|
爾虞我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元進入楚營,請求退兵。華元在一天夜裡來到楚軍統帥子反的營帳中,威脅說:「我們宋國現在的情況,已經到了交換孩子來充飢,拿死人骨頭當柴火來煮飯的地步了,儘管如此,我們寧願戰死,也絕不接受城下之盟。如果楚國能退兵三十里,那宋國對於楚國將會唯命是聽。」子反聽了也很驚恐,只好和宋國簽訂盟約,同意退兵三十里。宋國和楚國因此講和,並以華元為人質,盟約中明白地寫著:「我不欺騙你,你不必對我猜忌。」說明兩國必須以誠信相待。後來「爾虞我詐」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形容人與人之間的互相猜疑,玩弄欺騙手段。典源中的「我無爾詐,爾無我虞」,用的是倒裝句,它的語意其實是「我無詐爾,爾無虞我」,後來用其反意,而成為「爾虞...
|
刎頸之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如:藺相如,戰國時趙人,生卒年不詳。出身寒微,終以智勇而顯貴。趙惠文王時,秦昭襄王想用十五座城池交換趙國的和氏璧,相如奉命帶著璧使秦,見秦王毫無誠意,便以智謀將和氏璧完整帶回趙國。後來又在秦、趙澠池之會,面斥秦王,使趙王免於屈辱,遂封為上卿。
(2) 廉頗:戰國時趙人,生卒年不詳。為趙國名將,屢敗齊、魏等國,以敢善戰聞名於諸侯。
(3) 已而:不久、後來。
(4) 舍人:戰國及漢初王公貴人左右親信或門客的通稱。
(5) 不肖:不賢,無才能。於此用為自謙之詞。
(6) 固:堅決、強硬。
(7) 秦王:指秦昭襄王。姓嬴,名稷(西元前325∼前251),戰國時秦國國君,在位五十六年,...
|
雞鳴狗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去見秦昭王的寵妃,希望她能在秦昭王面前代為求情。那位妃子答應了,但要孟嘗君送她一件珍貴的狐白裘做為交換條件。孟嘗君心想,僅有的一件狐白裘已經送給昭王,哪還有第二件呢?正不知如何是好時,有一位同行的食客自告奮勇,願意潛入秦宮將狐白裘偷出。這名食客趁著黑夜潛入寶庫,順利地偷出狐白裘。孟嘗君將狐白裘送給那個妃子,她便在秦昭王面前為孟嘗君說好話,讓秦昭王答應放孟嘗君回國。孟嘗君怕秦昭王後悔,便與食客們連夜回國。到了函谷關,卻發現關門必須等到清晨雞啼時才會打開。這時秦昭王已經後悔,而且派遣人馬沿路追趕,如果天亮前孟嘗君一行人不能出關,就會被秦昭王派出的人馬追回,那時便不可能離開秦國了。孟嘗君心中正懊惱...
|
言不由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言不由衷」原作「信不由中」,指誠信不由中,信,人言也,亦言不由中意。春秋初年,周平王性格軟弱,王室政權完全掌握在諸侯國的鄭武公和其子鄭莊公手裡。對於這樣的情況,周平王常常覺得不安,所以想將部分權力轉移到虢公手上。鄭莊公得知後,前往質問,周平王懾於莊公的氣勢,只好趕緊否認,並且與鄭國交換人質以示誠信。但平王死後,桓王繼位,便真地將政權移轉到虢公手裡。鄭莊公大為憤怒,於是強奪了周朝兩座城池所收成的作物以示報復。周、鄭兩國從此交惡。史家對這件事的評論是:如果承諾不是發自於內心,即使強留人質作為抵押,仍然無法保證彼此能信守約定。但如果行事能秉持忠恕之道,遵循禮法,即使沒有任何抵押物,也不會破壞盟約。...
|
怒髮衝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好的送回趙國。」於是趙王派他帶著和氏璧西行入秦國。到了秦國,藺相如發覺秦王並不是真正想用十五座城池來交換和氏璧,於是在秦王欣賞和氏璧時,假意的說璧上有瑕疵要指給秦王看。等和氏璧回到他的手上,立刻後退了幾步,倚柱而立,氣得頭髮豎立,頂起帽子,說秦王既無意把城池償還趙王,他只好把頭、璧都在柱上撞碎。事實上,在《莊子.盜跖》篇中就已提到盜跖一聽孔子來訪,氣得「髮上指冠」,這和「怒髮衝冠」的意思是一樣的。《史記.卷八六.刺客列傳.荊軻》中講到燕太子丹在易水之邊為荊軻送行,壯烈的場面讓在場的人「髮盡上指冠」,內心慷慨激昂到髮盡直豎,意思也是相近的。《莊子》的典故雖較早,但是推究後來所用的「怒髮衝冠」,當...
|
學生小組成就區分法(STAD)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提醒學生,除非小組同學都能做對作業單支問題,則小組學習便不算完成。3.由同學"解釋"答案而非只是交換評分。4.發現問題時,再請教教師前先請教同學。教師在分組討論時的任務在了解小組如何進行討論活動,並提供適切指導。 三、測驗和團體歷程測驗旨在評鑑學生之學習表現;團體歷程(group processing)則在提供機會讓學生反省自己在團體中之表現以求改進。 四、學習表揚表揚依據進步分數來決定,分別進行個人表揚及小組表揚,故每個人都有責任精熟學習內容,並協助他人也能成功學習。 五、評分方式學生小組成就區分法的評分方式是由個...
|
負荊請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如:藺相如,戰國時趙人,生卒年不詳。出身寒微,終以智勇而顯貴。趙惠文王時,秦昭襄王想用十五座城池交換趙國的和氏璧,相如奉命帶著璧使秦,見秦王毫無誠意,便以智謀將和氏璧完整帶回趙國。後來又在秦、趙澠池之會,面斥秦王,使趙王免於屈辱,遂封為上卿。
(2) 廉頗:戰國時趙人,生卒年不詳。為趙國名將,屢敗齊、魏等國,以勇敢善戰聞名於諸侯。
(3) 已而:不久、後來。
(4) 舍人:戰國及漢初王公貴人左右親信或門客的通稱。
(5) 不肖:不賢,無才能。於此用為自謙之詞。
(6) 固:堅決、強硬。
(7) 秦王:指秦昭襄王。姓嬴,名稷(西元前325∼前251),戰國時秦國國君,在位五十六年...
|
完璧歸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戰國時代,秦王想用十五座城池換取趙國的和氏璧。趙王因宦者令繆賢推薦,召見藺相如,並且問他對這件事的看法。藺相如不想使秦國有攻打趙國的藉口,主張送和氏璧到秦國去,完成與秦國十五座城池的交換。並說:「君王如確定沒有合適的人選,我願意帶著和氏璧出使。秦國真的給城,璧就留給秦國;不給,我會將和氏璧完好的送回趙國。」於是趙王派他帶著和氏璧西行入秦國。到了秦國,藺相如發覺秦王並不是真正想用十五座城池來交換和氏璧,於是在秦王欣賞和氏璧時,假意的說璧上有瑕疵要指給秦王看。等和氏璧回到他的手上,立刻後退了幾步,倚柱而立,氣得頭髮豎立,頂起帽子,便以要擊碎和氏璧來威脅秦王。秦王沒有辦法,只好答應他齋戒五天的要求。...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