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6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腹心之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時越國。春秋時諸侯國,姒姓。建都於會稽。曾占有今江蘇、浙江及山東的一部分,後滅於楚。 (6) 欲:期望、希求。 (7) 石田:不能耕種的田。比喻毫無用處的物品。 (8) 為沼:變成池沼,表示亡國。 (9) 泯:音ㄇ|ㄣˇ,消滅、滅亡。 ◎2《左傳.哀公六年》是歲也,有雲如眾赤烏,夾日以飛三日。楚子使問諸周大史,周大史曰:「其當王身乎!若禜1>之,可移於令尹、司馬。」王曰:「除腹心之疾,而寘諸股肱,何益?不穀不有大過,天其夭諸?有罪受罰,又焉移之?」遂弗禜。 〔注解〕 (1) 禜:音ㄩㄥˋ,古代一種祭拜日月、星辰、山川、風雨等的祭祀,以求消災。
期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期望求得。如:「他日夜期求能考上理想的大學。」
社會契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tion):互動的最初階段為導入階段:人們通常會表現出社會喜愛他們表現的模樣,並避免破壞社會對他們的期望,例如有善的微笑或禮貌的應對。(二)初步情感交流(Exploratory Affective Exchange):在這個階段,溝通開始從公共印象移至初步個人資料,相當於對不太熟的朋友或友善的鄰居的態度。(三)情感的交流(Affective Exchange):在這個階段中,人們對的話是自然發生的,在發話前僅經過極短的思考時間,也會使用一些親暱的語言。(四)穩定的交流(Stable Exchange)在這個階段中,人們會...
影響技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高興趣教師運用處理教材的方式,提高學生興趣,或向學生發問,以引起學生注意。(八)直接訴求直接指出老師期望的行為,並要求學生照辦,否則讓他自食惡果。(九)批評過失直接指出學生過失,要求改以良好的行為代替。(十)複述常規教室常規很多,學生不一定一一記住,所以常有無心之過失。(十一)制止行為學生行為失去控制,必要時,教師可大聲喝令停止該不良行為。(十二)自食其果學生不在規定時間內做作業,放學後留下來作完再放學;或隨意破壞教室佈置,令其自行修改,使之了解須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十三) 收回特權學生不守規矩,停止該生參加他喜歡的某些...
教育績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年來美國提倡教育績效責任的原因所在。教育績效其實有效強化校長領導能力、教師專業能力及提升親師對孩子的期望,應列入提升教育績效的重要策略。此外,教育行政機關也要鼓勵各校提出績效報告卡,展現學校經營績效,讓社會大眾了解學校辦學成效。 中英文關鍵字中文關鍵字:教育績效英文關鍵字:educational performance 參考書目註1:吳清山、林天祐 (2007),教育e辭書,p.86-87,臺北市: 高等教育。
拾人牙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拾人牙慧」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晉朝的韓康伯從小就聰明懂事,很得舅舅殷浩的疼愛,《晉書.卷七五.韓伯列傳》就記載了一段殷浩稱讚韓康伯的話:「康伯少自標置,居然是出群器。」意思是說韓康伯雖年輕,卻自視甚高,果然是同輩中最為出色的。殷浩就像一般的長輩,除了愛護康伯之外,同時也期望他不要仗著聰明就驕傲自大。有一次他看到康伯在言談間流露出一副學問淵博的樣子,就說:「康伯自以為學問淵博,其實連我言談中的智慧都未嘗得到。」殷浩對《老子》、《周易》頗有研究,是當時候的清談名家。對後生晚輩的狂妄甚不以為然。後來「拾人牙慧」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蹈襲他人的言論或主張。
資優兒童輔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資優兒童輔導(Counseling of talented students)目錄1 前言2 資優兒童之特質3 輔導注意事項4 特殊教育4.1 課程充實4.2 縮短修業年限5 關鍵字6 參考資料 前言隨著現今家長對孩童的重視,越來越多孩童學習更多的才藝,並從小即背負著父母親的期望,相對的許多父母也會把孩子送進更好的學校就讀,因而漸漸發展出資優班等等班級類型出來。而對於這些資優生而言,其心理壓力更不是一般人可想像的,因此也發展出獨特的輔導方式,來化解其心中的不平衡以及壓力。 資優兒童之特質身體健康方面較一般兒童佳,且其反應...
表現性目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表現性目標(Expressive objectives)表現性目標是對課程的行為目標的另一種批判,它來自美國學者艾斯納。艾斯納認為,行為目標「可能適合於某些教育目的,但是不適合用來概括我們所珍視的大多數教育期望。」他主張在設計和評價課程時,應該準備三類課程目標。在他看來,除行為目標之外,還應該有解決問題的目標和表現性目標。解決問題的目標與行為目標不同,因為解決問題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不可能事先予以明確規定。這類目標不是把重點放在特定的行為之上,而是放在認知靈活性、理智探索和高級心理過程上。此外,還有一類就是表現性目標。表...
葫蘆畫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依樣畫葫蘆」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宋臣陶穀博學多識、文筆很好,擔任翰林院學士一職多年,一直期望能受到重用,可是幾次晉升為宰相的人,往往文筆不如他,名譽和聲望也都在他之下。他心裡很不平,於是要他的朋友在宋太祖面前推薦他,並認為自己在翰林院任職多年,為國家盡心盡力,應當升職。但宋太祖並不重視文學,認為翰林院學士所草擬的典章制度,只是拿前人的舊本來改動字句,就像俗話說的依照葫蘆的樣子畫葫蘆罷了,哪裡需要盡什麼力?陶穀知道後就在翰林院的壁上寫下一首詩,自嘲只能「依樣畫葫蘆」,不能有所作為。後來「依樣畫葫蘆」被用來比喻一味模仿,毫無創見。
情境的工作滿意模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便是對於工作滿意程度下滑的主要顯著現象。 結論也就是說在工作滿意程度的部分,工作者不單單只因位子我的期望薪水與實際薪水之比值所影響,更會因為在環境當中所處的情況,與各角色之間的溝通關係,對於制度的認可程度等等,各式各樣的情境所影響了他的思考,所以對於一般工作滿意程度所不能預估的值,在此理論中農用了更多的因素來為其護航,可說是工作滿意的完整呈現。 關鍵字中文:情境的工作滿意模式英文:situation model of job satisfaction 參考書目註1 wayne k hoy(2006)。教育行政學,頁379...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