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93.7491 ms
共 55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吐絲自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吃藥呢?在另外一篇〈事理不二頌〉中,誌公和尚也說:「一切無非佛事,何須攝念坐禪?」意思也是一樣。在〈菩提煩惱不二頌〉中更明白地說:「大道祇在目前,迷倒愚人不了。」佛就在眼前,迷糊的人們不了解,用盡心機往外去尋找,那倒真像是蠶吐絲為繭,把自己越綑越緊,離佛的境界也就越來越遠了。後來「作繭自縛」這句成語或即從這裡演變出來。出現「作繭自縛」這句成語的文獻如:《浮生六記.卷六.養生記逍》:「又讀〈逍遙遊〉,而悟養生之要,惟在閒放不拘,怡適自得而已。始悔前此之一段痴情,得勿作繭自縛矣乎!」
|
消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享用。元.馬致遠《漢宮秋》第一折:「量妾身怎生消受的陛下恩寵!」《儒林外史》第二回:「和尚,你新年新歲,也該把菩薩面前香燭點勤些!阿彌陀佛!受了十方的錢鈔,也要消受。」
|
聯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形容接連不斷。南朝宋.謝靈運〈阮瑀〉詩:「金羈相馳逐,聯翩何窮已?」唐.杜甫〈贈左僕射鄭國公嚴公武〉詩:「聯翩收二京,西郊牛酒再。」宋.辛棄疾〈菩薩蠻.青山欲共高人語〉詞:「青山欲共高人語,聯翩萬馬來無數。」
|
三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用語。梵語tri-yāna的意譯。謂三種能使眾生獲得證悟,息滅煩惱的途徑。即從他人聽聞佛法而悟道的聲聞乘;自己觀察自然現象而悟道的獨覺乘,和以成佛為目標的佛乘。獨覺乘也稱為「緣覺乘」、「辟支佛乘」,佛乘也稱為「大乘」、「菩薩乘」。《大乘莊嚴經論》卷二:「善趣及三乘,大悲有三品。」《西遊記》第二回:「妙演三乘教,精微萬法全。」
|
闍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阿闍梨」的簡稱。參見「阿闍梨」條。《水滸傳》第四五回:「是師兄海闍黎裴如海,一個老誠的和尚。」《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六:「雖是老和尚先開方便之門,爭是小闍黎漫領菩薩之水。」
|
持平之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客觀公正的意見或評論。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二》:「神仙必有,然非今之賣藥道士;佛菩薩必有,然非今之說法禪僧。斯真千古持平之論矣。」《官場現形記》第三四回:「此乃做書人持平之論;若是一概抹煞,便不成為恕道了。」
|
骨瘦如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鋪陳為數千字。內容敘述維摩詰居士生病了,佛佗欲派弟子前往慰問他的病情,但是所有弟子都不敢去,最後文殊菩薩應命前往。文中描述維摩詰居士未生病之前,神情威猛似虎,生病之後變得十分消瘦,骨架露出,像木柴一樣。「骨瘦如柴」亦作「骨瘦如豺」,《埤雅.卷一八.釋獸》︰「瘦如豺。豺,柴也。豺體細瘦,故謂之豺。」豺是一種骨架露出看起來像細瘦的動物。「骨瘦如豺」,也可用以形容人非常消瘦。
|
不染一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一塵不染」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唐代時,一代高僧禪宗五祖弘忍大師有七百多名弟子,他想從中選擇一位來繼承衣缽,便要他們每人做一首偈,看看誰的修行最好。當時大家都公推最傑出的神秀,而神秀也毫不退讓地站出來,在牆壁上寫下:「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莫遣有塵埃。」這四句的意思是說,身如樹,心如鏡,隨時勤於擦拭,必能常保潔淨,不沾灰塵。神秀的意思是要人在修行時,能夠斷絕俗欲,保持心靈純潔。弘忍大師看了這首偈後,大為讚賞,說以後修道之人若能遵守這四句話,便能修成正果,還要其他弟子們誦念。當時,弘忍的另一位弟子慧能聽到同學誦念這首偈,便說:「這首偈意境是很美,但並沒有真正參悟空性。」...
|
生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世世。北周.庾信〈經藏碑〉:「蓋聞如來說法,萬萬恆沙;菩薩轉輪,生生世界。」宋.陸游〈視東皋歸小酌〉詩二首之二:「身誓生生辭祿食,家當世世守農耕。」
|
楞伽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典籍。法相宗所依的六經之一。早期禪宗據以傳法。共有三種漢譯本:一、南朝宋求那跋陀羅譯的《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四卷。二、北魏菩提流支譯的《入楞伽經》,十卷。三、唐代實叉難陀譯的《大乘入楞伽經》,七卷。是闡述如來藏思想的要籍。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