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968.7513 ms
共 380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小組協助個別教學法(TAI)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小組協助個別教學法(TAI)(Teams-Accelerated Instruction)是合作學習的教學方法之一,又稱為小組輔助個別化學習(Team-Assisted Instruction)。此教學方法是讓異質團體共同學習後,個別接受測驗,並將學生測驗得分形成小組成績,作為每一成員的學習成績,強調小組共同學習,共同分享個別的學習結果,而TAI則是強調學生自行檢查所學習的教...
|
外推法,外插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假設 y 為 x 的函數,y=f(x),從量測中得到(x1, y1),…(x5, y5),…(x8,y8)等八組數據,如附圖所示。現在如果我們希望求 y=f(x)之值而 x 小於 x1或大於 x8,則我們可根據所量到的八組數據,利用曲線擬合(curve fitting)方法求出 y=f(x) 之數學模式,則可將 x 代入以求 y。此即外推法或稱外插法。若 x 逝略小於 x1 或略大於 X8,則外推之結果可信度較高,相距越遠則可信度越低,這當然也與 y=f(x)之函數有關。此外,即使 x 是在 x1 與 x8 之間,例如在 x5 與 x6 之間,我們也可以用外插法從(x1, y1),…(x5...
|
法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職官名。掌理郵驛科程事宜。《續漢書志.第二十四.百官志一》:「法曹主郵驛科程事,尉曹主卒徒轉運事。」
2.職官名。掌刑法訴訟。唐宋的制度在府稱法曹參軍事,在州稱法曹司法參軍事;在縣稱司法。一指掌司法的官署。
|
章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文章的組織布局。如:「章法謹嚴」、「不成章法」。
2.印章上印文安排的方法。如:「漢印的章法方正勻穩,平實厚重。」
3.做事的步驟及規則。如:「遇事要沉靜,不要亂了章法。」
|
力矩面積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力矩面積法為梁變形分析方法之一種。利用梁內彎矩 M 與變形曲線之曲率 k 關係,導出此分析方法。
簡易梁理論(simple beam theory)中,梁之曲率—彎矩關係式為: 式中,EI 為梁之彎曲剛度;θ為傾角;s 為弧長;ρ為曲率半徑;微小變形狀況下,可令 ds=dx,則: 由 A 點至 B 點積分,則: 此式即為力矩面積法中之定理一,意即 ""梁變形曲線上,任意兩點間之切線方向角差θba,等於 M/EI 曲線圖中 A、B 兩點間所圍的面積[Am]BA"",即: |
法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社會組織體,在法律上得為權利義務的主體。與自然人同為法律上所謂的人。法人的種類,依設立法規可分為公法人與私法人;依成立要件可分為社團法人與財團法人;依設立的目的,可分為公益法人與營利法人。
|
六三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前言2 內容3 經過4 關鍵字5 出處 前言日本據台之初,一切行政、立法、司法,皆由日本軍事當局總攬,總督一人身兼,發布的「軍令」是基本法源。這種典型的「軍政時期」,維持了9個月的過渡期。由於考慮台灣與日本的語言文化、風俗習慣、社會條件差異,對台灣的統治應採漸進的方針,宜制定特別法制。因此,日本...
|
〔朱子讀書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朱子讀書法〕是朱熹(1130~1200)將他的讀書經驗傳授給學生而刊印出來的一本書。
朱子論及讀書時,常說讀書乃學者第二事;他說的第一事則是要盡性以全天之所與。但欲盡性以全其所受於天者,仍須從讀書做起,所以他說:「人之為學,固是欲得之於心,體之於身,但不讀書則不知心之所得者為何事。」因此讀書務求有得,得之於心,始謂之得。大凡學問,聞之知之,皆不為得,得者須默識心通,俾心通乎道。明諸心知所往,然後力行以求至,下學上達、循序漸進,以求至於私欲淨盡而天理流行之域。 讀書之功,深淺不一,而所見亦異;每有會意,欣然好之,蓋真知其味,始為自得。能自得則居之安,居之安則資之... |
外插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外插法」是將觀察所得數據間的關係,應用到未觀察的例子上,以求出其數據的方法。例如在一蠟燭燃燒實驗中,發現蠟燭在500cc.的密閉容器中,燃燒二分鐘熄滅;而在lOOOcc.的密閉容器中,則燃燒四分鐘熄滅。雖然未再進一步賞驗,但可由燃燒時間的長短與容器大小的關係,估計在1500cc.的容器中,可燃燒六分鐘;而在250cc.的容器中,則可燃燒一分鐘。外插法即是利用此種變項之間的趨勢(trend)關係,而做向上或向下的推估工作。
|
三表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三表法首見於[墨子.非命篇]:「故言必有三表;何謂三表?子墨子言曰:『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於何本之?上本之於古者聖王之事。於何原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實。於何用之?廢(發)以為刑政,觀其中國家百姓之利。』此之謂言有三表也。」這裡墨子提出了一個判斷是非的標準,認為正確的認識,首先要有歷史的根據;其次要以眾人的感官為證,也就是以眾人耳目所聞見,可以實際證明的;第三要對國家百姓賦予實際的利益。三表的意思是叫人實有所本,實有所原,實有所用;完全由「實」和「利」中產生出來。墨子根據這種認識論,提示了「取實予名」的命題;也就是要正名責實,名實相符。他以為名的給予,應根據「實」,因此主張知識重在...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