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6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早難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說什麼、哪裡是。常放在所引成語、俗諺前,表示否定或反。元.石君寶《秋胡戲妻》第一折:「指望他玉堂金馬做朝臣,原來這秀才每當正軍。我想著儒人顛倒不如人,早難道文章好立身。」元.馬致遠《黃粱夢》第二折:「早難道侯門深似海,兩步那為一驀。」
三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輕、中、重三種刑法法典。《周禮.秋官.大司寇》:「掌建邦之三典,以佐王刑邦國,四方。一曰刑新國用輕典,二曰刑平國用中典,三曰刑亂國用重典。」
覆海移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翻轉大海,移動山嶺。形容力量巨大。《敦煌變文集新書.卷二.維摩經講經文》:「阿修羅眾聖偏殊,覆海移山功力大,上住須彌福德強,平扶日月感神煞。」
膽驚心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心驚膽戰」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心驚膽戰」這個成語是用來形容十分驚慌害怕,典源出自〈維摩經講經文〉。其中有一段敘述維摩假稱身患疾病,藉著眾人來探視他時,得以教化眾生。釋迦世尊也派他的弟子前去探視,但是大家都因為維摩的辯才太了得,沒有人想要代表去探視。於是世尊要彌勒菩薩去探視維摩,彌勒菩薩回答世尊說:「世尊,我恐怕也不能勝任。因為我曾在兜率天宮為兜率天王及其眷屬說修習到得不退轉法時,維摩居士的對我的一段反論,現場的人聽了後,都同時證入無生法忍的境界。當時,我覺得十分慚愧,憂慮惶恐,對自己的不足感到驚慌害怕。我與他的境界實在是差太遠了,所以恐怕沒有辦法代表大家去探視維摩居士,...
濟貧拔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救助貧苦的人。《敦煌變文集新書.卷二.維摩經講經文》:「常行慈悲,濟貧拔苦,歸將有餘救不足者,將安樂施危厄者。」《三國演義》第一一回:「竺因此廣捨錢財,濟貧拔苦。」
五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舊時北京地面,分中、東、南、西、北五城,各設巡城御史暨兵馬司,掌聽訟、姦、弭盜諸事。
書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筆跡。《宋書.卷七.前廢帝本紀》:「世祖西巡,子業啟參承起居,書跡不謹,上讓之;子業啟事陳謝。」
膽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驚懼到極點。《南史.卷二一.王弘傳》:「及融誅,召準入舍人省問,遂懼而死,舉體皆青,時人以準膽破。」
誶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相告、問。《漢書.卷四八.賈誼傳》:「母取箕箒,立而誶語。抱哺其子,與公併倨。」
制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國家依定制編成的軍隊。《周禮.夏官.大司馬》:「制軍禁,以糾邦國。」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