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6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一隙之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變得迂腐呆板,毫無新意。《鹽鐵論》採用辯論的形式,以「文學」、「賢良」與「丞相」、「御史」兩方互相難,有時用連綿詳細的說理,有時針對對方理論的弱點進行批判,或用尖銳的語言攻擊,或用生動的比喻突出論點,使得論點不斷地深化,給人十分深刻的印象。在〈相刺〉篇中,桓寬便借大夫之口說道:「如果只通過一個小孔來看事物,就好像只通曉一個道理,而不知權衡整體,便以自己的無知來非議他人的論點,正如夏天的蟬不知道冬天的冰雪一樣,而這也正是像孔子、孟子這樣的聖人無法受到重用的真正原因啊!」後來「一孔之見」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人的見識狹隘淺薄,無法通曉整體。
廣大神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神通廣大」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神通廣大」之「神通」原為佛教用語,指一種特殊的神祕智力。變化莫測謂之「神」,無拘無礙謂之「通」,合「神通」二字即為莫測高深,又可為所欲為,了無滯礙的神力。在《敦煌變文集》收錄的〈維摩經講經文〉中便有「廣大之神通」一語。維摩為胡語的音譯,意譯則為「淨名」、「無垢稱」,也就是潔淨、無汙染的意思。維摩居士是在家修行者,好以「示疾」方式傳道,也就是顯現病貌,借機教化前來問疾的眾生。經文記載,有一次維摩病了,佛陀欲派遣弟子前去問候,眾弟子知道前去探病不免會有一番佛法上的論辯,也知道維摩神通機智、辯才無礙,自己一定毫無招架之力,所以舍利佛、迦葉等五百...
戴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約西元325~396)字安道,譙郡(今安徽宿縣)人,後徙會稽之剡縣(今浙江新昌)。為東晉雕塑家、畫家、學者。善彈琴,人品很高,反對佛教的因果報應說。尤善畫宗教人物,兼擅山水風俗、畜獸等體。雕塑藝術上,相傳曾為會稽山陰靈寶寺作木雕無量壽佛及脅侍菩薩時,隱於幕後,聽取意見,反復修改,三年始成。他為瓦棺寺所塑的五世佛,和顧愷之的維摩像壁畫,獅子國(斯里蘭卡)送來的玉佛,在當時並稱為「三絕」。著有《釋疑論》、《與名僧慧遠等辯論》。
珠沉滄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滄海遺珠」之典源,提供參考。 #《新唐書.卷一一五.狄仁傑列傳》1>狄仁傑字懷英,并州太原人。為兒時,門人有被害者,吏就,眾爭辨對,仁傑誦書不置,吏讓2>之,答曰:「黃卷3>中方與聖賢對,何暇偶4>俗吏語耶?」舉明經,調汴州參軍。為吏誣訴,黜陟使5>閻立本召訊,異其才,謝曰:「仲尼稱觀過知仁,君可謂滄海遺珠矣。」薦授并州法曹參軍。親在河陽,仁傑登太行山,反顧,見白雲孤飛,謂左右曰:「吾親舍其下。」瞻悵久之,雲移乃得去。同府參軍鄭崇質母老且疾,當使絕域。仁傑謂曰:「君可貽親萬里憂乎?」詣長史藺仁基請代行。仁基咨美其誼,時方與司馬李孝廉不平,相語曰:「吾等可少愧矣!」則相待如初,每曰...
難不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語氣詞,即「難道」的意思。如:「天空一時間烏雲密布,狂風四起,難不成有颱風要來了?」
女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下女,女佣人。《稱謂錄.卷二五.婢.女僕》引《天寶遺事》:「長安名妓劉國容,有姿色,與進士郭紹述相愛,後昭述授天長簿,與國容別,旦赴任。國容使女僕齎短書。」
強詞奪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皓因此猶豫不決,決定派張昱先去會見僧會,試探他的實力。張昱年輕好辯,又不信鬼神之事,向僧會提出了不少難。僧會雖已年老,但面對張昱的問仍回答得頭頭是道,使張昱無懈可擊,反被折服,只得回去向孫皓覆命。孫皓知道了僧會的辯才無礙之後,更想見他一面,於是召集了公卿百官,又派人去接僧會入宮。僧會來到宮中之後,孫皓也提出許多問題想要辯倒僧會,他問僧會說:「佛教所宣揚的是什麼道理呢?」僧會回答:「是視眾生平等。君王能夠愛民,使人民安居樂業;人民能懂孝悌仁義,互相友愛。」孫皓聽了之後又說:「這不都是孔孟的道理嗎?」僧會回答:「佛法與孔孟之道有相同之處,也有不同之處。孔孟主要傳揚人倫,這點與佛法是一樣的,但是...
印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用語。佛教謂師父承認弟子對佛法的修學或體悟是正確的。《維摩所說經.卷上.弟子品第三》:「若能如是坐者,佛所印可。」宋.黃庭堅〈法安大師塔銘〉:「雖蒙天衣印可,猶栖法席數年。」
金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相傳是維摩的前身。參見「維摩」條。南朝梁.陸倕〈誌法師墓誌銘〉:「欲化毗城,金粟降靈。」
姦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邪惡的人。《書經.周官》:「司寇掌邦禁,姦慝,刑暴亂。」《國語.魯語下》:「是以上能征下,下無姦慝。」也作「奸慝」。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