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6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846.18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尸祿素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黃河而不得返國。 「素餐」則見於《詩經.魏風.伐檀》,詩歌內容是在諷刺在上位者不勞而食。詩人透過反設問的手法,反覆提到:有人不耕種、不收割,為何可獲取三百家的榖糧?有人不上山打獵,為何院子裡掛得都是貆的毛皮?詩歌末尾則說出君子們可是不會白吃、白喝而不從事勞動。後來這兩個詞語被合用成「尸位素餐」,用來指占著職位享受俸祿而不做事。出現「尸位素餐」的書證如《漢書.卷六七.楊胡朱梅云傳.朱雲》:「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朱雲當著漢成帝的面,批評張禹不能匡正輔佐主上,也不能對人民有所幫助,占著職位享受俸祿而不做事。今亦可用為自謙之詞,表示自己未能盡到職責。
浮家泛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船為家或長期在水上生活。《新唐書.卷一九六.隱逸傳.張志和傳》:「願為浮家泛宅,往來苕霅間。」《聊齋志異.卷一一.白秋練》:「翁登其舟,窺見秋練,心竊喜,而審邦族,則浮家泛宅。」
設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代馬融施絳帳,授生徒。典出《後漢書.卷六○上.馬融傳》。後以設帳指建教館教授學生。《聊齋志異.卷一.嬌娜》:「少年細行蹤,意憐之,勸設帳授徒。」《文明小史》第一四回:「設帳家中,跟他學習些弔渡鉤挽之法,以為小試張本。」
膽喪心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心驚膽戰」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心驚膽戰」這個成語是用來形容十分驚慌害怕,典源出自〈維摩經講經文〉。其中有一段敘述維摩假稱身患疾病,藉著眾人來探視他時,得以教化眾生。釋迦世尊也派他的弟子前去探視,但是大家都因為維摩的辯才太了得,沒有人想要代表去探視。於是世尊要彌勒菩薩去探視維摩,彌勒菩薩回答世尊說:「世尊,我恐怕也不能勝任。因為我曾在兜率天宮為兜率天王及其眷屬說修習到得不退轉法時,維摩居士的對我的一段反論,現場的人聽了後,都同時證入無生法忍的境界。當時,我覺得十分慚愧,憂慮惶恐,對自己的不足感到驚慌害怕。我與他的境界實在是差太遠了,所以恐怕沒有辦法代表大家去探視維摩居士,...
將陋就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義,被朝廷視為標準,由博士學官講授;古文經學者則偏重於名物訓詁,流傳於民間。因此兩派學說時見互相攻對立。劉歆是西漢末年的古文經學者,為劉向之子,他繼承父志,整理群書,編成《七略》,是《別錄》之後目錄學的重要著作。當時劉歆為了支持設立古文經的學官,撰〈移書讓太常博士〉,責備太常博士,認為他們不重視古文經的價值,只在今文經的斷簡殘篇中,做分析文句的瑣碎工作,態度馬虎,不求完備,這樣即使窮盡一生也無法對經書完全通曉。後來劉歆文中的「因陋就寡」演變為「因陋就簡」這句成語,比喻遷就簡陋的現有條件去做事。
素餐尸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黃河而不得返國。 「素餐」則見於《詩經.魏風.伐檀》,詩歌內容是在諷刺在上位者不勞而食。詩人透過反設問的手法,反覆提到:有人不耕種、不收割,為何可獲取三百家的榖糧?有人不上山打獵,為何院子裡掛得都是貆的毛皮?詩歌末尾則說出君子們可是不會白吃、白喝而不從事勞動。後來這兩個詞語被合用成「尸位素餐」,用來指占著職位享受俸祿而不做事。出現「尸位素餐」的書證如《漢書.卷六七.楊胡朱梅云傳.朱雲》:「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朱雲當著漢成帝的面,批評張禹不能匡正輔佐主上,也不能對人民有所幫助,占著職位享受俸祿而不做事。今亦可用為自謙之詞,表示自己未能盡到職責。
暴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製造暴動的人。《書經.周官》:「司寇掌邦禁,姦慝,刑暴亂。」
言簡意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言詞簡潔意思深遠。見「言簡意賅」條。01.清.趙翼《甌北詩話.卷六.陸放翁詩》:「抑知所謂鍊者,不在乎奇險曲、驚人耳目,而在乎言簡意深,一語勝人千百。」 
言若懸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口若懸河」。見「口若懸河」條。01.《隋書.卷六七.裴蘊列傳》:「蘊亦機辨,所論法理,言若懸河,或重或輕,皆由其口,剖析明敏,時人不能致。」 
十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菩薩的十種能力。《首楞嚴三昧經.卷下》:「世尊!唯願我等聞是首楞嚴三昧善根因緣,當得菩薩十力。何等為十:於菩提心得堅固力;於不可思議佛法得深信力;多聞得不忘力;往來生死得無疲力;於眾生得堅大悲力;於布施中得堅捨力;於持戒中得不壞力;於忍辱中得堅受力,魔不能壞得智慧力;於諸深法得信樂力。」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