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6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6.875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包藏禍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安定。 (2) 距違:抗拒違背。 (3) 館人:看守館舍的人。 (4) 其:豈、難道,表示反。 (5) 豐氏之祧:豐氏宗族的始祖廟。豐氏,公孫段之賜姓為豐,故豐氏即指公孫段的宗族。祧,音ㄊ|ㄠ,遠祖廟。
造微入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詩文藝術的造詣達到最微妙的境界。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一五.王摩》:「古人下連綿字不虛發,如老杜:『野日荒荒白,江流泯泯清』,退之云:『月吐窗冏冏』,皆造微入妙。」
澶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縱逸。《莊子.馬蹄》:「澶漫為樂,摘僻為禮。」《抱朴子.外篇.鮑》:「澶漫於淫荒之域,而叛其大始之本。」
尸利素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黃河而不得返國。 「素餐」則見於《詩經.魏風.伐檀》,詩歌內容是在諷刺在上位者不勞而食。詩人透過反設問的手法,反覆提到:有人不耕種、不收割,為何可獲取三百家的榖糧?有人不上山打獵,為何院子裡掛得都是貆的毛皮?詩歌末尾則說出君子們可是不會白吃、白喝而不從事勞動。後來這兩個詞語被合用成「尸位素餐」,用來指占著職位享受俸祿而不做事。出現「尸位素餐」的書證如《漢書.卷六七.楊胡朱梅云傳.朱雲》:「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朱雲當著漢成帝的面,批評張禹不能匡正輔佐主上,也不能對人民有所幫助,占著職位享受俸祿而不做事。今亦可用為自謙之詞,表示自己未能盡到職責。
戎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軍服和兵器。《書經.立政》:「其克爾戎兵,以陟禹之跡。」
膽戰魂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心驚膽戰」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心驚膽戰」這個成語是用來形容十分驚慌害怕,典源出自〈維摩經講經文〉。其中有一段敘述維摩假稱身患疾病,藉著眾人來探視他時,得以教化眾生。釋迦世尊也派他的弟子前去探視,但是大家都因為維摩的辯才太了得,沒有人想要代表去探視。於是世尊要彌勒菩薩去探視維摩,彌勒菩薩回答世尊說:「世尊,我恐怕也不能勝任。因為我曾在兜率天宮為兜率天王及其眷屬說修習到得不退轉法時,維摩居士的對我的一段反論,現場的人聽了後,都同時證入無生法忍的境界。當時,我覺得十分慚愧,憂慮惶恐,對自己的不足感到驚慌害怕。我與他的境界實在是差太遠了,所以恐怕沒有辦法代表大家去探視維摩居士,...
骨如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骨瘦如柴」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變文」是唐代時興起的一種講唱文學,由散文和韻文交替組成,內容以演繹佛經故事及民間傳說、歷史故事為主。〈維摩經講經文〉是根據《維摩經》的故事,敷衍而成,形式是先引述一段經文,然後邊講邊唱,有時幾十字的經文,可以鋪陳為數千字。內容敘述維摩居士生病了,佛佗欲派弟子前往慰問他的病情,但是所有弟子都不敢去,最後文殊菩薩應命前往。文中描述維摩居士未生病之前,神情威猛似虎,生病之後變得十分消瘦,骨架露出,像木柴一樣。「骨瘦如柴」亦作「骨瘦如豺」,《埤雅.卷一八.釋獸》︰「瘦如豺。豺,柴也。豺體細瘦,故謂之豺。」豺是一種骨架露出看起來像細瘦的動物。「骨瘦如...
善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用語。指沒有貪欲、瞋恨、愚痴的心。《維摩所說經.卷下》:「以諸善根,濟無德者。」
末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最初、首先。《敦煌變文集新書.卷二.維摩經講經文》:「必知菩薩,問得維摩,二空之理既同,七辯之詞不異,末上先呼彌勒,令人毗耶,成佛雖在龍華。」
計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計算路程。如:「計程收費」。唐.白行簡《李娃傳》:「生將馳赴宣陽,以其姨,日已晚矣,計程不能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