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5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涓滴歸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清史稿.卷二○.文宗紀》夏四月未朔,嚴樹森奏賊犯汝寧,道員張曜擊走之。戊辰,山東捻匪、教匪連陷館陶七縣。僧格林沁入滕縣固守,詔勝保分兵之。甲戌,詔曰:「朕聞各處辦捐,有指捐、借捐、砲船捐、畝捐、米捐、饟捐、隄工捐、船捐、房捐、鹽捐、板捐、活捐,名目滋多,員司猥雜。其實取民者多,歸公者寡。近年軍糈1>浩繁,不得已而借資民力商力。然必涓滴歸公,撙節2>動用,始得實濟。若似此徵求無藝,朘薄民生,尚復成何政體。各大臣、督撫,尚其嚴密稽查,剔除奸蠹,以副朕意。」乙亥,左宗棠敗賊於樂平。庚辰,山東教匪撲圍大名,聯捷擊走之。癸未,皖賊復竄浙江,陷常山、江山,進偪衢州。 〔注解〕 (1) 軍糈:軍糧。...
疲於奔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了吳國,便訓練他們的軍隊,教導他們打仗的技藝,然後唆使他們出兵攻打楚國以及他們的屬地,子重奉命前往救。就這樣,子重、子反一年中七次奉命到前線,勞累奔波,最後屬地還是被吳國攻下了不少,使吳國因此而壯大起來。巫臣寫給子反、子重的信裡,用「罷於奔命」表示要讓二人不斷接到命令奔走,使他們精疲力盡,所以教唆吳國騷擾楚國邊境。典源又見《左傳.襄公二十六年》。內容亦是表述巫臣和子反因搶夏姬而反目成仇,巫臣投奔晉國後,出使吳國教唆他們背叛楚國,不斷地攻打楚國的屬地,讓楚國為救而疲於奔命。後來「疲於奔命」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形容事情繁多,奔波勞累。
通權達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通權達變」當從「權變」演變而來。權,原來是秤錘的意思。秤錘的移動隨所秤的物品輕重而變,所以「權」本來就可引申為「隨宜變通」的意思。如《孟子.離婁上》:「男女授受不親,禮也;嫂溺之以手,權也。」就是這個意思。後來更有「權變」一詞,用來指隨機應變。因為權變即為人情通達的表現,所以又有「通權達變」的說法。較早的文獻像《三國志.卷三二.蜀書.先主傳二》。這裡作「應權達變」,意思是一樣的。漢獻帝二十四年秋天,劉備的部下上書漢帝,聯名推舉劉備為漢中王,並擔任大司馬的職位,以整合軍隊和同盟的力量,討伐叛亂勢力。劉備接受推舉後,立刻上書獻帝,說明現今國家局勢動盪,逆臣曹操當道。如果一時權宜所作的處置,可以...
所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何以、為何。三國蜀.諸葛亮〈出師表〉:「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士,此後漢所以傾頹也。」《五代史平話.周史.卷下》:「若以精兵控守,則契丹無長驅之患,強藩絕借之謀,一舉兩得,此臣所以拳拳於胡盧河之請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繫在箭尾的絲繩,隨箭射出後,便於尋找獵物或回收箭枝。《孟子.告子上》:「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弓繳而射之。」唐.崔塗〈孤雁〉詩二首之二:「未必逢矰繳,孤飛自可疑。」
奮不顧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義︰猶「奮不顧身」。見「奮不顧身」條。 01.宋.吳泳〈齊敏授武翼郎制〉:「爾總戎于韶,奮身不顧。弓赴敵,射殺渠魁,厥功雋矣。」 02.宋.蘇軾〈與章子厚書〉:「然獨念愚夫小人,以一言感發,猶能奮身不顧,以遂其言。」
瞠乎其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元.王惲〈創建伊洛五賢祠堂記〉:「若扳昔賢,則不肖年迫衰老,懶於筆研,又瞠乎其後。」
三寸不爛之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舌頭是說話的主要器官,長約三寸,古人多用「三寸舌」或「三寸之舌」來表示口才。例如《史記.卷七六.平原君虞卿列傳.平原君》載,戰國時,秦國攻打趙國,首都邯鄲被圍,情況相當危急。趙王派平原君到楚國求,想聯合楚國來抵抗秦國。平原君要從門下食客選二十個人一起去楚國,但挑來挑去只挑到十九人,還剩一個人挑不出來,有個叫毛遂的人便自我推薦,平原君姑且接納了他。到了楚國,平原君一直不能說服楚王助趙國。毛遂仗劍向前,向楚王分析情勢,義正辭嚴,氣勢凌人,楚王便答應與趙國訂立盟約。平原君完成任務回到趙國後,讚賞毛遂說:「毛先生一到楚國,就使我們趙國的地位大大提升,比九鼎大呂還要有分量。毛先生三寸的舌頭,真是比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擴展、闡揚。《漢書.卷九七.外戚傳下.孝成趙皇后傳》:「愚臣既不能深安危,定金匱之計,又不知推演聖德,述先帝之志。」《後漢書.卷六二.荀淑傳》:「先王光演大業,肆于時夏。」
短兵相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戰國楚.屈原〈九歌.國殤〉(據《楚辭》引)操吳戈1>兮被犀甲2>,車錯轂3>兮短兵接4>。旌5>蔽日兮敵若雲,矢6>交墜兮士7>爭先。凌余陣兮躐余行,左驂殪兮右刃傷。霾兩輪兮縶四馬,玉枹兮擊鳴鼓。天時墜兮威靈怒,嚴殺盡兮棄原壄。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遠。帶長劍兮挾秦弓,首身離兮心不懲。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靈,子魂魄兮為鬼雄。 〔注解〕 (1) 操吳戈:操持吳地出產的戈。吳,為周代諸侯國,故址在今江蘇省無錫縣,所生產的戈、戟極為優良。 (2) 被犀甲:披著犀牛皮製成的甲冑。被,音ㄆ|,通「披」,加衣於身而不束帶。 (3) 車錯轂:車輪互相擦碰,指與敵軍交接。...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