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194.3691 ms
共 132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美國資訊科學與技術學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美國資訊科學與技術學會(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簡稱ASIS&T)是資訊科學與技術領域的重要學會。其前身為1937年成立的美國文獻學學會(American Documentation Institute),該會在1968年因學科內涵轉變,易名為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ASIS),復於2000年變更為現名。該會成立宗旨是致力研究資訊的生產、組織、傳播、與應用,以促進社會整體之科學、文化、與教育發展;另一目的是在提供多種學術交流管道,以推動資訊科學專...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2011). ASIS&T,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trieved March 9, 2011, from http://www.asis.org/index.html.
|
科學計算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來處理科學計算(常指輸入量少、計算量大、遞迴次數多之計算)的計算機。
|
希臘的圖書館與資訊科學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1961年以前,希臘的圖書館員唯一能獲得的正式專業訓練是由國外的圖書館學校提供,主要來自美國或英國。二次世界大戰後,雖然有些在國外接受圖書館專業訓練的人員回到希臘負責指導幾所著名的圖書館,但總人數對推動圖書館業務而言仍然不足。同時在各公私立學校、機關的圖書館工作的館員,普遍缺乏現代化的專業知識與技能,用來管理圖書館和組織其館藏。
為了彌補這些缺失,雅典學院的圖書館和其他設在雅典城內的外國圖書館組織,曾為在職的圖書館員合辦了數次的短期訓練。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也陸續派遣專家至希臘,了解是否有成立圖書館學校的需要,並建議希臘在哲學學院中成立4年制的圖書館學校。 |
中山科學研究院圖書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山科學研究院圖書館為一科技專門圖書館,收藏以科學及技術性圖書、資料為主,主要任務是負責提供該院研究發展所需之參考資料。成立於民國54年(1965),建館之初僅館員1人,圖書215冊,期刊20種。60年總館竣工,遷入現址,樓層面積2,300坪,容書量200,000餘冊。經過多年發展,該館在國防科技、航空工程、材料科學及品質管理、系統發展等學科範圍內,已成為國內最具規模者。根據1991年統計,該館共有圖書140,000餘冊、技術報告240,000餘分、新舊期刊4,800餘種(其中一半為現刊)、數千種視聽資料,另有全套美軍規範及主要國家之工業標準、產品目錄。同時為配合該院研究人員進修,蒐集有國...
|
科學唯實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科學唯實論在教育哲學領域中自成一派。一般教育上的唯實論,經常提到的有人文唯實論(Humanistic Realism)、社會唯實論(Social Realism)及感覺唯實論(Sense Realism);但有的學者將後二者與科學唯實論相提並論。唯實論者相信,認識的主體與認識的客體是不相隸屬的二個實體;被認識的客體是獨立於認識的主體個人之外的。科學唯實論者以為經由科學的研究,一個獨立的,實在的存有,已被揭露出來。人的認知活動是不會改變此一獨立而實在的存有。由於科學日益發展,經由科學研究而得來的知識,在教育內容上就應給予一個應有的地位。此外科學研究的方法、程序、思考方式,均應讓學生有所明瞭。...
|
計算機科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利用各式各樣計算機處理各式各樣資料有關的學問或科技。例如計算機結構、作業系統、系統程式、程式語言、資料庫系統、電腦網路等。
|
中央研究院原子與分子科學研究所圖書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民國71年(1982)7月間,中央研究院舉行第15次院士會議時,由李遠哲院士等15人聯署建議成立原子與分子科學研究所。71年9月23日奉准設立籌備處。同年該院聘請國內外有關學者專家吳大猷、李遠哲、浦大邦、張昭鼎、張圖南,湯光天、閻愛德等7位先生組成設所諮詢委員會,由李遠哲先生擔任主任委員。71年12月間經設所諮詢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決議,由張昭鼎先生擔任籌備處主任迄今。
該所設立之目的為: (一)提倡尖端科學研究:使該所成為一基本性及多元性之尖端科學研究中心,並達到國際水準。 (二)構成學術橋樑:由於原子分子科學之多元性,可在現有之物理、化學、生物、資... |
社會科學統計電腦套裝程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社會科學統計電腦套裝程式最早於一九六五年發展完成,目前已能在大部分的作業系統或機器上操作,近年配合視窗(Windows)的流行,更開發出視窗版SPSS,使用上更加方便,且增加了許多項PC版中所欠缺的統計分析功能。SPSS最大的優點在於其指令相當簡單,且提供了一套最簡便的資料轉換(datatransformation)系統,是其他套裝軟體所無法相提並論的,但其缺失在於各版本間之功能不盡相同,造成在使用上的一些不便。
程式係由幾個獨立又可相容的模組所組成,這些模組包括: 1.SPSS/BASE:為SPSS最基本且必要的模組,其主要功能為資料管理與資料處理,並具備報表... |
科學教育指標系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影響科學教育之實施的相關因素甚多,這些因素之間的交互作用亦相當複雜,因此,於建立科學教育指標以監測整體科學教育系統的現況形貌、健康情形與績效時,任何單一指標,不管其為「單項統計」或「組合統計」指標,均無法詳實顯示或監測整體科學教育系統的全貌,也因此,欲了解整體科學教育系統的實施狀況和績效,就必須仰賴一套完備之「科學教育指標系統」方能達成。
一個完備的「科學教育指標系統」通常具有下列特性: 1.能詳實描述科學教育系統的現況、效率、績效,以及該科學教育系統是否達成預期目標。 2.能提供資料以分析科學教育系統中,各重要組成因素之間的關係並監測科學教育系統... |
〔教育科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教育科學〕原名為〔普通教育學〕(Allgemeine Päddgogin),於一八○六年出版,到一八五六年以後在德國盛行。由於書中拌和著心理學,採用科學的方法來研究教育學,因此英譯為「教育科學」,作者為德國著名的教育家兼哲學家赫爾巴特(Johann Friedrich Herbart, 1776~1841)。由於該書的成就與受重視,因此他被尊稱為「教育科學之父」。
該書分為三篇:第一篇探討一般的教育目的,內容包括對兒童的管理與訓練,及真正的教育。所謂真正的教育就是教育的藝術,不能進行過度的教育。 第二篇探討興趣的多面性,他把興趣分為六種: 1.認...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