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1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012.666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螽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戴維伯尼爾著,世一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與明天國際圖書合作出版,2007,頁52-53。註2: 可愛世界(上)動物篇,賴景陽和朱耀沂審稿,國語日報雜誌社出版,1989,頁175-176。 相關教學資源請參考教育部數位教學資源入口網https://isp.moe.edu.tw/resources/search_content.jsp?rno=1650062
中美建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北京政府保住威信與顏面,因此中美關係開始有新的進展。 尼克森訪問中國1971年,中美兩國已第31屆世界杯桌球賽為契機,展開劃時代的「乒乓外交」。北京政府邀請美國桌球隊、記者團訪問中國。4月16日,尼克森公開表示希望能在任內訪問中國。7月9日,美國總統特別助理季辛吉突然從訪問的巴基斯坦潛入中國,在北京與中國總理周恩來進行會談,周恩來並正式邀請尼克森訪問中國,尼克森隨後也表明接受的態度。同年10月25日,台灣蔣政權的代表被逐出聯合國,在此之前,美國一職期待能以「兩個中國」的方式,同意北京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入聯合國,也讓台灣...
舉世聞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名氣極大,全世界的人都知道。如:「中國菜舉世聞名。」
不負眾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辜負眾人的期望。如:「世界少棒比賽,中華小將們果真不負眾望,為國爭光。」
好生之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愛惜生命,不嗜殺戮的美德。《書經.大禹謨》:「與其殺不辜,寧失不經,好生之德,洽于民心。」《老殘遊記》第一一回:「上天有好生之德;天既好生,又是世界之主宰,為甚麼又要生這些惡人做甚麼呢?」
台北市立松山家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從小成就中慢慢累積學習的自信心。最後,我們思考到臺灣是一個海島,主要依靠外貿出口,同時現在科技進步,世界地球村已然成形,將來我們的學生結束學生生涯,要面對的也是世界的競爭,「國際觀」的建立,不僅可擴大其視野,更是為全球競爭的時代預作準備。綜合上述的想法,本校擬定了下列四項具體目標,做為推動學生學習的指引:一、落實品德教育:培養知善、好善與行善之全人教育。二、推動深耕閱讀:享受閱讀樂趣,養成終身閱讀習慣。三、強化技職專業:加強技能訓練,提升專業發展能...
摹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淨雙手,撮一撮桂花放在水晶盤中,送到佛堂供佛。父親點上檀香,爐煙裊裊,兩種香混和在一起,佛堂就像神仙世界。」 味覺摹寫凡在語文中,把口舌所品嘗的各種不同味道,通過作者親身的體驗,加以描繪的修辭技巧。如:1.朱自清<說揚州>:「北平尋常提到揚州菜,總想著是甜甜的、膩膩的。」2.蘇進強<楊桃樹>:「原來兩人躲在楊桃樹下,儘摘下面的果子,一個一個嚐,發現那都是澀澀苦苦的,沒有台北的楊桃汁甜。」 觸覺摹寫凡在語文中,將肌膚肢體所接觸的各種不同感覺,通過作者親身的體驗,加以描繪的修辭技巧。如:1.朱自清<春>:「風輕悄悄的,草軟綿...
蜉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氣候較冷的地區。(註2) 班蜉蝣班蜉蝣屬於體型中等的蜉蝣,體色大都呈現土褐色或黑色。分布的地區遍及全世界,,但南半球相當罕見,主要生活在小溪、河流、池塘、湖中的碎石縫與海草中。其中人造誘餌常會做成班蜉蝣的形狀,用來釣鱒魚時使用。(註2)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 蜉蝣英文關鍵字: mayflies 參考書目註1:昆蟲大圖鑑:用複眼看奧妙的大千世界,丹比凱爾著,明天國際出版,2008,頁138。註2:昆蟲圖鑑:昆蟲、蜘蛛和其他陸棲性節肢動物,喬治麥格文著,...
康米紐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康米紐斯目錄1 思想特色2 思想重點3 教育觀4 結語5 參考資料 思想特色(一)強調感官的重要性:康米紐斯為現代教育之父,和培根相似皆強調「感官」為知識的來源,因此編寫了第一本有圖畫的教科書《世界圖解》。(二)泛智論:指全面或廣泛的學習,處處皆學問。 思想重點(一)人性論:受到基督宗教的影響,認為人終極目標在於求得永生,並且透過知識的不斷精進,使靈魂和身體相配合,反對了天主教「肉體是靈魂的監獄」之看法。(二)知識論:基於「泛智」的哲學觀念,希望嬰孩在六歲以前,要了解各種知識的概略,主要途徑為透過感官的實物教學。 教育觀...
廖鴻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湧動、如水紋之綿密,不停不歇,因而使他的海洋書寫在台灣文學領域中建立了鮮明的特色,形成豐饒的海洋想像世界。十年堅持,十年苦鬥,也是多數台灣作家所難企及。 作品特色:廖鴻基從三十五歲那年正式「下海」成為職業討海人開始,大概沒有想到有一天廣闊的海會以波湧起伏的浪改變他的人生,讓他從一個海上討魚的漁夫,從一個和大海拼鬥的船員,逐步成為一個書寫海洋的作家。這或許是上天的安排,讓一個擁有山海印象的漁人,通過海上漂泊、暴風巨浪的死亡威脅,乃至於討海過程中捕撈的漁獲,來面對生命的意義,因而寫出動人的文章、為台灣的海洋文學開創新的境界;...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