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5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2.478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五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用語。指五種錯誤的見解。一為薩迦耶見,謂主張五蘊中的其中一蘊是我,其餘則是我所;二為邊執見,指常見或斷見。主張某類有為法是永存的是常見;主張死後沒有來世是斷見;三為邪見,主張不論世間或出世間都無因果的見解;四為見取見,執著上述的見解及把身心當作最殊勝、能得清淨的思想。五為戒禁取見,依從錯誤的見解、戒律、禁忌,認為由此可以達到解脫、出離的見解。《伽師地論》卷五五:「生於五見,謂薩迦耶見、邊執見、見取、戒禁取、邪見。」
除殘去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消滅殘暴凶惡的奸人。《三國志.卷五四.吳書.周傳》:「割據江東,地方數千里,兵精足用,英雄樂業,尚當橫行天下,為漢家除殘去穢。」漢.曹操〈讓縣自明本志令〉:「故在濟南,始除殘去穢,平心選舉,違忤諸常侍。」
入夢生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夢筆生花」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筆」在古代是文才的代稱,古人以「夢得筆」視文才高妙的兆頭。如《南史.卷七二.文學列傳.紀少》:「少嘗夢陸倕以一束青鏤管筆授之,云:『我以此筆猶可用,卿自擇其善者。』其文因此遒進。」敘述紀少年輕時夢見文人陸倕送他一隻筆,自此文筆進步神速。所以夢見筆被人索回,就會喪失文才,如《南史.卷五九.江淹列傳》:「夢一丈夫自稱郭璞,謂淹曰:『吾有筆在卿處多年,可以見還。」淹乃探懷中得五色筆一以授之。爾後為詩絕無美句,時人謂之才盡。」就是說江淹因夢見筆被大文豪郭璞索回,因而江郎才盡了。而晚唐馮贄的《雲仙雜記》記載唐代著名詩人李白,年少時曾做過一個夢,夢到自己...
倚馬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ㄨㄛˋ。 (7) 俄:須臾、片刻,音ㄜˊ。〔參考資料〕 《魏志》(據《琱玉集.卷一二.聰慧》引)元姓阮,名瑀,字元,魏時陳留尉氏人也,而事曹操。時韓遂據隴,集眾起謀。曹操時因出行,使馬上作書,欲與韓遂,馬上具草,頓筆即成,以示曹公。公索筆欲改之,卒無下筆之處也。另可參考:《典略》(據《藝文類聚.卷五八.雜文部四.書》引)
一目五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士優於汝南之說。原文中就見到了「五行俱下」的用法。另外在《梁書.簡文帝本紀》、《齊書.河南王康舒孝列傳》則有讀書「十行俱下」的說法,文獻上也見有「七行俱下」、「數行並下」等用法。後來以「一目十行」最為常用,演變為一句成語,用來形容閱讀速度的快速。
刮目視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例子來勉勵他。於是他開始發奮學習,到後來看過的書籍,甚至比一般儒生還多。吳國另一位將軍魯肅在代理周的職務期間,有次巡視呂蒙駐守的營區,本來魯肅也有一點輕視呂蒙,但卻在議論事情時說不過他,於是拍著呂蒙的背說:「我一直以為你只會帶兵,沒想到你學識這麼淵博,已經不是當年那個學識淺陋的呂蒙了。」呂蒙回答:「士三天不見,就應該讓人刮目相待。」後來「刮目相看」即從這裡演變而來,形容用新的眼光來看待人。含有重新評定、認識的意義。
決雌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三國演義》第五二回:「吾(周)欲起兵與劉備、諸葛亮共決雌雄,復奪城池。」
筆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詩文或書畫所表現的意態、情致、旨趣、風格等。《新唐書.卷九七.列傳.魏徵》:「叔,豫州刺史,善草隸,以筆意傳其子華及甥薛稷。」宋.范成大〈喜收知舊書復畏答書〉詩二首之一:「筆意不如當日健,鬢邊應也雪千莖。」明.沈德符《萬曆野獲編.卷二六.晉唐小楷真蹟》:「細視良久,則筆意透出絹外,神彩奕然。」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二○.灤陽續錄二》:「或曰:『此青雷自作,託之古人。』然青雷詩格婉秀,如秦少游小石調,與二詩筆意不近。」
義無所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玄德既為東吳之婿,亦義不容辭」。原來劉備當時和東吳的許多事,多虧魯肅(子敬)從中穿梭幫忙,加上因為周弄巧成拙,讓劉備娶了孫權的妹妹。本來孫劉兩家各懷鬼胎,這下結了親家,對協力抵抗曹操大軍這件事上,在道義上,應該不會推卸,所以說是「義不容辭」。
獨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用語。梵語pratyeka-buddha的意譯。一種佛教修行者所證得的果位。參見「辟支佛」條。《伽論記》卷八上:「如上說獨覺者,是今世成道,自覺不從他聞,是名獨覺辟支迦佛。」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