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9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91.802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憤時嫉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到有一個姓談的書生寫了一篇〈崔山君傳〉,對不合理的社會現狀,表達了憤恨,以及憎恨邪惡的勢力,似有著隱的決心。而這個部分讓他覺得一般人很少能夠不與禽獸異物相同,而將人類應有的性情發揮到極致的。韓愈對人生所抱持的態度是屬於入世的,因為遵行儒家思想,對於社會應當貢獻己力,而非佛老那種出世、無為的消極生活態度。後來「憤世嫉俗」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對痛恨腐敗的社會現狀及庸俗世態的痛恨。
事與志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志,猶願。「事與志違」即「事與願違」。見「事與願違」條。01.《太平御覽.卷四四七.人事部一八.品藻下》引晉.習鑿齒〈周魯通諸葛論〉:「若乃力不能合,事與志違,躬耕南畝,跡當年,何由盡臣禮於孫氏、於漢室已亡之日耶?」 
用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施展才能。《三國志.卷三五.蜀書.諸葛亮傳》:「英雄無所用武,故豫州逃至此。」
在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居官、當官或在官署任職。《管子.明法》:「行貨財而得爵祿,則汙辱之人在官。」《蕩寇志》第七回:「該犯情急,膽敢拒捕,殺傷在官人役,攜其女陳麗卿棄家遠。」
意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機智有謀略。《後漢書.卷九○.烏桓鮮卑傳.鮮卑傳》:「自匈奴逃,鮮卑強盛,據其故地,稱兵十萬,才力勁健,意智益生。」
西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西邊的門。《史記.卷八.高祖本紀》:「將軍紀信乃乘王駕,詐為漢王,誑楚,楚皆呼萬歲,之城東觀,以故漢王得與數十騎出西門。」唐.白居易〈履道西門〉詩二首之一:「履道西門有弊居,池塘竹樹遶吾廬。」
機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比喻迅捷。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品藻》:「郗嘉賓問謝太傅曰:『林公談何如嵇公?』謝云:『嵇公勤著腳,裁可得去耳。』」劉孝標注引《支傳》:「神悟機發,風期所得,自然超邁也。」
大山小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南朝梁時,何點、何嗣兄弟二人一起世隱居,前者號為「大山」,後者號為「小山」。明周肅王之後,睦㮮、安𣵿俱有學行,人稱睦㮮為「大山」,安𣵿為「小山」。故後來也用以稱呼同時享盛名的兄弟倆。
全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完全獲勝。《管子.兵法》:「發乎不意,故莫之能應也。故全勝而無害。」《三國演義》第五三回:「今日全勝,吳兵遠,將軍何不卸甲安息?」
高飛遠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走避遠方。《楚辭.屈原.九章.惜誦》:「欲高飛而遠集兮,君罔謂汝何之。」也作「高飛遠」、「高飛遠走」、「遠走高飛」。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