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9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876.220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一生喫著不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輩子吃穿不窮,衣食無缺。如:「光靠這塊地,他就想一生喫著不盡,可不是好點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全、整。如:「一身臭汗」、「一生一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命。如:「生物」、「生靈」、「輕生」、「殺生」、「捨生取義」、「起死回生」。
生育。如:「生日」、「生殖」、「生兒育女」。
成長、滋長。如:「生長」、「滋生」、「生成」、「生生不息」。
活著。如:「生存」、「人生於世」、「生不逢時」。
不熟悉。如:「生人」、「生字」、「生手」、「生疏」、「面生」。
沒有煮熟的。如:「生肉」、「生米」、「生冷」、「半生不熟」。
產生。如:「發生」、「生事」、「生利」、「生財有道」、「你可別再生出什麼新花樣!」
生活、生計。如:「謀生」、「生路」、「無以為生」。
非常。如:「生恐」、「生怕」。
老師稱呼弟子或弟子自稱。如:「學生」。
量詞。用於計算一輩子的單位。如:「三生三世」、「緣定三生」、「三生姻緣」。
艾瑞克森(E._Erikson)人格發展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定義艾瑞克森(E.H.Erikson,1902)是美國著名精神病醫師,新精神分析派的代表人物。他認為, 人的自我意識發展持續一生,他把自我意識的形成和發展過程劃分為八個階段,這八個階段的順序是由遺傳決定的,但是每一階段能否順利度過卻是由環境決定的,所以這個理論可稱為"心理社會" 階段理論。每一個階段都是不可忽視的。艾瑞克森的人格終生發展論,為不同年齡段的教育提供了理論依據和教育內容,任何年齡段的 教育失誤,都會給一個人的終生發展造成障礙。它也告訴每個人你為什麼會成為現在這個樣子,你 的心理品質哪些是積極的,哪些是消極的...
塞翁失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塞翁失馬目錄1 解釋2 出處3 故事內容4 相似詞5 例句 解釋說明人一生的遭遇,常常很難預料,因為有些事情發生的非常不幸,但是可能會因為不幸得到幸運;而有些很稱心如意的事情,結局反會帶來災禍。 出處《淮南子.人間》。11111112456 故事內容邊塞附近有個善於養馬的人,一天,他的馬忽然逃到胡地去了。鄰人們都前來安慰他,他父親卻不在意地說:「這沒什麼好難過的,怎知不會帶來什麼好運,正是我們的福氣呢!」過了幾個月,那走失的馬居然帶著一群胡人的駿馬回來。鄰人都來道賀,但是他父親卻說:「這也不必太高興,怎知不會是災禍的前兆...
膾炙人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僖宗乾符年間,周朴因遇黃巢之亂,不屈從黃巢而被殺。朴死後,僧人樓浩蒐其詩百篇,編成《周朴詩集》二卷。唐人林嵩為《周朴詩集》寫了一篇序文,文中說到周朴一生淡泊名利,放縱心靈於山林宇宙之中,視富貴如浮雲。與當時的建州刺史李頻、處士方干結為詩友,其間往來之詩作,都是「膾炙人口」,為人所稱美傳誦的好作品。文中「膾炙人口」原用於比喻美妙的詩文為人所讚賞、傳誦,後則亦用來比喻事物精妙而備受稱誦。
模稜兩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根據《舊唐書》的記載,蘇味道是唐初趙州欒城人,年輕時和李嶠都以擅長文辭而出名,當時的人因此合稱他們為「蘇李」。雖然他一生中都在官場上打滾,還擔任過宰相的重要職務,但是他的處事態度含混,曾經對人說:「處理事情時,最好不要明白的表示自己的意見和主張,萬一出了錯,才不會因為判斷錯誤而受到責備,這就像摸著稜角的兩端,不置可否才好。」人們因此,幫他取了個「蘇摸稜」的外號。後來「模稜兩可」這個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以比喻處理事情的態度含混,不表示明確的意見或主張。
咄咄逼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東晉時的桓玄、殷仲堪和顧愷之三人是朋友,在一次談話告一段落,就同作「了語」(把話說到盡頭,了無餘義)的遊戲。顧愷之率先說:「火燒平原沒有留下一支做火把的材料。」桓玄道:「人死出殯,白布纏棺,招魂旛引路,一生就完結了。」殷仲堪說:「將魚鳥放生,就都一去不回了。」接著,他們又改說「危語」(說一句處境極其危險令人聞而生畏的話)。桓玄說:「在敵人矛頭下淘米、劍頭下煮飯,隨時都會送命。」殷仲堪言:「四肢僵硬的百歲老翁,爬上枯朽的樹枝。」顧愷之道:「井口的轆轤上躺了一個嬰兒。」當時一名殷仲堪的參軍也在場,插嘴說:「盲人騎著瞎馬,在半夜來到深池旁邊。」因為殷仲堪有一隻眼睛瞎了,聽了感同身受,便說:「咄咄逼人...
寸草春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代詩人孟郊出身寒苦,四十六歲才考上進士,作了官後,又因性情耿直而受到排擠,最後只能當個小官,直到去世。孟郊由於一生貧寒,他的詩作也多描寫自己淒涼的境遇及心聲,同時也反映一般人民的生活疾苦。在〈遊子吟〉這首詩中,描寫慈母為即將要遠行的孩子縫製衣物,以免他們在路上受寒。這樣的恩情,子女無論做什麼都無法報答。詩中用「寸草」比喻子女,而用「三春暉」比喻母愛。「春暉」即是指春天的陽光,形容母愛有如春陽一樣的溫暖。後來「寸草春暉」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比喻父母恩情深重,子女難以報答。
杞人憂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鏡花緣》第二七回:「海外都說:『杞人憂天,伯慮愁眠。』……當日杞人怕天落下把他壓死,所以日夜憂天,此人所共知的。這伯慮國雖不憂天,一生最怕睡覺。他恐睡去不醒,送了性命,因此日夜愁眠。」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