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5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衣錦還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6.《警世通言.卷六.俞仲舉題詩遇上皇》:「高才不遇,落魄堪傷。敕賜高官,衣錦還鄉。」
開誠布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三國志.卷三五.蜀書.諸葛亮傳》:「諸葛亮之為相國也,撫百姓,示儀軌,約官職,從權制,開誠心,布公道。」比喻誠意待人,坦白無私。宋.文天祥〈己未上皇帝書〉:「宰相以其開誠布公之歲月,弊弊焉於調遣科降之間。」也作「推誠布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父母。亦單指父親或母親。如:「雙親」、「慈親」。《禮記.奔喪》:「始聞親喪。」《史記.卷九三.盧綰傳》:「盧綰親與高祖太上皇相愛,及生男,高祖、盧綰同日生。」
虛有其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元之治」。天寶後,寵愛楊貴妃,用李林甫、楊國忠為相,導致安祿山之亂,避難奔蜀,肅宗即位於靈武,尊為太上皇,死後廟號玄宗。 (2) 嵩:蕭嵩(?∼西元749),唐朝人。長大多髯,貌偉秀。玄宗時曾任中書舍人。 (3) 移時:一會兒。 (4) 前:向前走。 (5) 草:草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古人對君、父或一般人的自謙之詞。《史記.卷八.高祖本紀》:「高祖奉玉卮,起為太上皇壽曰:『始大人常以臣無賴,不能治產業,不如仲力。』」《文選.諸葛亮.出師表》:「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
勸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規勸諫過。唐.元稹〈連昌宮詞〉:「姚崇宋璟作相公,勸諫上皇言語切。」《二刻拍案驚奇》卷一八:「同鄉有個舉人朱大經善口勸諫了幾遭,只是不悟。」
簞瓢屢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生活極為貧窮,缺乏食物。晉.陶淵明〈五柳先生傳〉:「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晏如也。」《警世通言.卷六.俞仲舉題詩遇上皇》:「爭奈此人簞瓢屢空,若待媒證求親,俺父親決然不肯。」也作「簞瓢屢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善、美好。如:「良師」、「優良」、「良宵」。《楚辭.屈原.九歌.東皇太一》:「吉日兮辰良,穆將愉兮上皇。」
群策群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宋.文天祥〈己未上皇帝書〉:「至如山巖之氓、市井之靡、刑餘之流、盜賊之屬,其膽勇力絕足以先登,其智辯機警足以間諜,使貪、使愚、使詐、使勇,則群策群力,皆吾屈也。」
痛心疾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6.唐.吳兢《貞觀政要.卷二.任賢》:「往者國家草創,突厥強梁,太上皇以百姓之故,稱臣于頡利,朕未嘗不痛心疾首,志滅匈奴,坐不安席,食不甘味。」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