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19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死心塌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死心塌地」。見「死心塌地」條。 01.元.尚仲賢《氣英布.第一折》:「那英布歸漢了也,我若是不殺他楚使,他怎肯死心榻地便肯歸降?」 參考詞語︰死心倒地注音︰ㄙˇ ㄒ|ㄣ ㄉㄠˇ ㄉ|ˋ漢語拼音︰sǐ xīn dǎo dì釋義︰猶「死心塌地」。見「死心塌地」條。 01.《三寶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第二一回》:「天師卻才是死心倒地,扯著長老,只是磕頭。」 參考詞語︰安心塌地注音︰ㄢ ㄒ|ㄣ ㄊㄚ ㄉ|ˋ漢語拼音︰ān xīn tā dì釋義︰猶「死心塌地」。見「死心塌地」條。 01.《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二》:「若要京裡打關節時,還須照前得這幾千緡使用,卻從何處討?眼見得這話休題了。只得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將犯人關在囚車押送。《管子.小匡》:「於是魯君乃不殺,遂生束縛而柙以予齊。」
一竅不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而死。後來,這件事被記在《呂氏春秋》這本書中,其中有一段話:“紂心不通,安以為惡,若其一竅通,則比干不殺矣!”意思是說,如果紂王的心通了一竅,就不會做出糊塗事把比干殺了! 解釋 比喻什麼都不懂 詞意 相似: 一無所知、目不識丁相反:無所不知、全知全能 例句 妳對電腦根本就是一竅不通,最好別亂出主意。
因時制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之兵,弓劍而已矣,槽矛無擊,脩戟無刺。晚世之兵,隆衝以攻,渠幨以守,連弩以射,銷車以鬥。古之伐國,不殺黃口,不獲二毛。於古為義,於今為笑。古之所以為榮者,今之所以為辱也。古之所以為治者,今之所以為亂也。夫神農、伏羲,不施賞罰而民不為非,然而立政者不能廢法而治民。舜執干戚而服有苗,然而征伐者不能釋甲兵而制彊暴。由此觀之,法度1>者,所以論民俗而節2>緩急也;器械者,因時變3>而制宜適也。夫聖人作法而萬物制焉,賢者立禮而不肖者拘焉。制法之民,不可與遠舉;拘禮之人,不可使應變。耳不知清濁之分者,不可令調音;心不知治亂之源者,不可令制法。必有獨聞之耳,獨見之明,然後能擅道而行矣。 〔注解〕 (1)...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踐踏。通「躐」。《荀子.議兵》:「不殺老弱,不獵禾稼。」唐.楊倞.注:「獵與躐同,踐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致贈時,希望對方接受的敬辭。如:「笑納」。《水滸傳》第二回:「特地使小校送些薄禮,酬謝大郎不殺之恩,不要推卻,望乞笑留。」
視死如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管子.小匡》相三月,請論百官。公曰:「諾。」管仲曰:「升降揖讓,進退閑習,辨辭之剛柔,臣不如隰朋,請立為大行。墾草入邑,辟土聚粟,盡地之利1>,臣不如甯戚,請立為大司田。平原廣牧2>,車不結轍3>,士不旋踵4>,鼓5>之而三軍之士視死如歸,臣不如王子城父6>,請立為大司馬。決獄折中,不殺不辜,不誣無罪,臣不如賓胥無,請立為大司理。犯君顏色,進諫必忠,不辟死亡,不撓富貴,臣不如東郭牙,請立以為大諫之官。此五子者,夷吾一不如,然而以易夷吾,夷吾不為也。君若欲治國彊兵,則五子者存矣;若欲霸王,夷吾在此。」桓公曰:「善。」 〔注解〕 (1) 盡地之利:據新編諸子集成本《管子》原作「多眾盡地之利」,...
王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提出王維凝碧宮詩可證其忠於唐王朝之心,加之他的弟弟王縉請求削己官職以贖死罪,唐肅宗特此原諒了他,不但不殺,而且還給了個太子中允之職,可謂不幸中之大幸。這時,王維已57歲,接近暮年了,接太子中允不久,加集賢殿學士,後又遷太子中庶子,中書舍人。上元元年(760年)夏,60歲的王維轉尚書右丞,這是他一生所任官職中最高的官階,也是最後所任之職,只任了一年,第二年七月便去世了,所以後世稱他為王右丞。 學術王維擅長各種詩體,尤以五言律詩和絕句著稱。王維前期的詩大都反映現實,後期則多是描繪田園山水,王維最擅長的也是田園詩。在盛唐階段,...
日暮途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太子逃亡,太子建便逃到宋了。  費無忌對平王說:「伍奢有兩個兒子:伍尚和伍員(子胥):都很賢能,如果不殺他,將來一定會成為楚國的大害,現在可以叫伍奢把兒子都召來。」  伍奢說:「伍尚為人仁厚,召他,他會來;伍員為人剛戾而能忍辱,能成大事,他一定不會來的。」平王不聽,就派人去告訴兩兄弟說:  「你們兩人來,就不殺你父親,不來,就要殺了。」  伍尚就準備要去,伍員就說:  「召我們兩人去,並不會真的
洗心革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洗心」:《易經.繫辭上》子曰:「夫《易》何為者也?夫《易》開物成務,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是故聖人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業,以斷天下之疑。是故蓍之德圓而神,卦之德方以知,六爻之義,易以貢。聖人以此洗心,退藏於密1>,吉凶與民同患。神以知來,知以藏往,其孰能與此哉!古之聰明叡知神武而不殺者夫! 〔注解〕 (1) 退藏於密:退則隱藏幽微,言《易》的功用,藏於隱密。 2、「革面」:《易經.革卦》上六1>,君子豹變2>,小人革面。征凶,居貞吉。〈象〉曰:「君子豹變」,其文蔚也;「小人革面」,順以從君也。 〔注解〕 (1) 上六:易卦每卦六爻,最上一爻為陰爻者稱之,亦為該爻爻辭的提示辭...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