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2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6.882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辨識、分別。如:「認識」、「認字」、「認人」、「辨認」、「認路」。
表示同意、接受。如:「認可」、「承認」、「認錯」、「認輸」、「認罪」。
當作、以為。如:「認為」、「錯認」。
沒有血緣關係而結成親屬。如:「認乾媽」、「我想認你的小孩當乾兒子。」
相濡以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濡以沫」出自於《莊子.大宗師》。莊子說明人的生死有如日夜交替一般,自然而然,所以理想的生活並非刻意能追求的。我們往往以為和人親密相處、苦難相助,就是理想。但是哪裡知道那就像離了水來到陸地的魚兒一樣,為了存活,相互用口沫來潤溼對方,雖然好像很親密,卻怎麼樣也不如當初仍在水中,互相不認識時的快樂。「相濡以沫」從原文摘出,比喻同處於困境,互相以微力救助。
囫圇吞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不求甚解,生吞活剝反義:窮源竟委,融會貫通辨似: 「囫圇吞棗」及「生吞活剝」都比喻學習中不認真分析思考,不深入理解。 「囫圇吞棗」側重於不求理解,含糊籠統地學習;「生吞活剝」側重於抄襲別人的經驗與成果。 囫圇吞棗 生吞活剝 辨似例句 ○ ㄨ 讀書不可~,方能體會其中精華所在。 ㄨ ○ 這部電影的情節,根本就是把外國作品~地抄襲過來。
邂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不認識的人偶然相識。[例]那一幕男、女主角初次邂逅在雨中的情景真感人。
滄海桑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後亦可用來比喻世事無常,變化很快。 例句他離開家鄉幾十年,再回去時,小鎮變得很熱鬧,鄰居的面孔都不認得了,真是「滄海桑田」變化太大了。
社會學習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例題的講解中,學到解題原則。 (四)模仿學習非機械式反映斯金納認為學習是一種機械式的反應,而班杜拉並不認同,他強調在即便觀察同樣的情境,依照個別認知判斷的中介作用後,個體反映議會有所不同。 (五)最能引起兒童模仿的楷模依據班杜拉的觀察,他認為以下四類是兒童較為傾向模仿的對象。1. 兒童喜歡模仿心目中最重要之人2. 兒童喜歡模仿與其同性別的人3. 兒童喜歡模仿曾獲得榮譽或出身較高之兒童的行為4. 同年齡社會階層相近的兒童相互模仿 (六)觀察學習四階段歷程1. 注意階段(attentional phase)只在觀察學習時,個...
寸草春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恩重如山反義:六親不認,忘恩負義辨似: 暉,音ㄏㄨㄟ。日光。不可寫作「輝」。
冠冕堂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堂皇冠冕注音︰ㄊㄤˊ ㄏㄨㄤˊ ㄍㄨㄢ ㄇ|ㄢˇ漢語拼音︰táng huáng guān miǎn釋義︰猶「冠冕堂皇」。見「冠冕堂皇」條。 01.清.薛雪《一瓢詩話》:「此等詩竟將堂皇冠冕之字,纍成善頌善禱之辭,獻諛呈媚,豈有佳作?」 02.《孽海花.第一八回》:「雯青雖不認得西文,見她堂皇冠冕,擲出信來,知道不是說謊了。」
不求甚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讀書著重理解義理,而不過度鑽研字句上的解釋。晉.陶淵明〈五柳先生傳〉:「好讀書,不求甚解。」後多指學習或工作的態度不認真,只求略懂皮毛而不深入理解。《官場現形記》第五四回:「這人小的時候,諸事顢顢頇頇,不求甚解。」
指桑罵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結果病死了,因此傷心臥床不起。王姑子來探望她時,丫環如意兒趁機抱怨說這都是五娘養的貓惹的禍,五娘不但不認錯,反而在李瓶兒兒子死後,每日在「那邊指桑樹罵槐樹」,百般稱快。這裡用的就是「指桑罵槐」的成語。「指桑罵槐」,有時亦作「指桑說槐」,例如《紅樓夢》第一六回寫到了王熙鳳向賈璉訴說賈府裡管家奶奶的難纏。自己要做錯了一點小事,這些人就要拿來當笑話;要是自己稍有偏心,這些人就會「指桑罵槐」的抱怨。因為王熙鳳是主人家,所以這些下人要抱怨,也只好指著桑樹罵槐樹了。這句成語有更通俗的說法,例如「指豬罵狗」、「指著和尚罵禿子」等,都是一樣的意思。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