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6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78.140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滄海桑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海變為陸地,陸地淪為大海。語本《太平廣記.卷六○.麻姑》:「接待以來,已見東海三為桑田。」比喻世事無常,變化很快。明.張景《飛丸記》第一齣:「白衣蒼狗多翻覆,滄海桑田幾變更。」《幼學瓊林.卷一.地輿類》:「滄海桑田,謂世事多變。」
庸人自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天下本無事,祗是庸人擾之。」他意為天底下其實沒什麼大不了的事,都是一些庸庸碌碌的人徒生紛擾,使得世事愈加繁複雜亂。如果在事情剛滋生時,就能冷靜的面對,一切就會變得簡單許多。在刺史任內,他也將這個理念貫徹到政事當中,無論百姓與官吏,都對他充滿了感念。後來「庸人自擾」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庸碌的人無端自尋煩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述說。如:「此地據稱有礦產。」《史記.卷八四.屈原賈生傳》:「上稱帝嚳,下道齊桓,中述湯武,以刺世事。」
物換星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事物變改,星辰移動。比喻時序景物的變遷,世事的更替。唐.王勃〈滕王閣〉詩:「閒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元.王子一《誤入桃源》第三折:「剛及一載,為聞百鳥鳴春,思歸故里,早已物換星移,過了一百多歲。」也作「星移物換」。
一絲不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周禮.地官.大司徒》大司徒之職:掌建邦之土地之圖與其人民之數,以佐王安擾邦國。……施十有1>二教焉:一曰以祀禮2>教敬,則民不苟3>;二曰以陽禮教讓,則民不爭;三曰以陰禮教親,則民不怨;四曰以樂禮教和,則民不乖;五曰以儀辨等,則民不越;六曰以俗教安,則民不偷;七曰以刑教中,則民不虣;八曰以誓教恤,則民不怠;九曰以度教節,則民知足;十曰以世事教能,則民不失職;十有一曰以賢制爵,則民慎德;十有二曰以庸制祿,則民興功。 〔注解〕 (1) 有:同「又」,音|ㄡˋ。 (2) 祀禮:祭祀的典禮。 (3) 不苟:不輕忽、不草率。
枕戈待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晉.孫盛《晉陽秋》(據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賞譽》劉孝標注引)逖與司空劉琨俱以雄豪著名。年二十四,與琨同辟司州主簿,情好綢繆,共被而寢。中夜聞雞鳴,俱起曰:「此非惡聲也。」每語世事,則中宵起坐,相謂曰:「若四海鼎沸,豪傑共起,吾與足下相避中原耳!」為汝南太守,值京師傾覆,率流民數百家南度,行達泗口,安東板為徐州刺史。逖既有豪才,常慷慨以中原為己任,乃說中宗雪復神州之計,拜為豫州刺史,使自招募。逖遂率部曲百餘家,北度江,誓曰:「祖逖若不清中原而復濟此者,有如大江!」攻城略地,招懷義士,屢摧石虎,虎不敢復闚河南,石勒為逖母墓置守吏。劉琨1>與親舊書曰:「吾枕戈待旦,志梟2>逆虜,常恐祖生3>...
游刃有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智慧錘鍊出來的「無厚之刃」。文章中,莊子用「遊刃必有餘地」來形容庖丁運使無厚之刃的自由揮灑,比喻處理世事,已臻得道的境界,後來就從這裡演變成「遊刃有餘」這個成語,用來比喻做事能勝任愉快,從容不迫。
沐猴而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沐猴冠注音︰ㄇㄨˋ ㄏㄡˊ ㄍㄨㄢ漢語拼音︰mù hóu guān釋義︰即「沐猴而冠」。見「沐猴而冠」條。 01.宋.劉過〈水調歌頭.刀劍出榆塞〉詞:「未必古人皆是,未必今人俱錯,世事沐猴冠,老子不分別,內外與中間。」 參考詞語︰沐猴冠冕注音︰ㄇㄨˋ ㄏㄡˊ ㄍㄨㄢˋ ㄇ|ㄢˇ漢語拼音︰mù hóu guān miǎn釋義︰猶「沐猴而冠」。見「沐猴而冠」條。 01.元.石君寶《秋胡戲妻.第三折》:「豈不聞財上分明大丈夫,不由喒生嗔怒,我罵你個沐猴冠冕,牛馬襟裾。」 參考詞語︰衣冠沐猴注音︰| ㄍㄨㄢ ㄇㄨˋ ㄏㄡˊ漢語拼音︰yī guān mù hóu釋義︰猶「沐猴而冠」。見「沐...
白雲蒼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世事變幻無常。參見「白衣蒼狗」條。清.姚鼐〈慧居寺〉詩:「白雲蒼狗塵寰感,也到空林釋子家。」
浮光掠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世事稍縱即逝,不可捉摸。如:「榮華富貴如浮光掠影,轉眼成雲煙。」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