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6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8.128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比喻世事無常,有聚必有散,分離是不可避免的。如:「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鳳凰花開,驪歌又起,同學們互道珍重,各奔前程。」也作「天下無不散的筵席」。
背道而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5.清.況周頤《蕙風詞話》卷一:「吾性情為詞所陶冶,與無情世事,日背道而馳。」
日薄西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rì bó釋義︰猶「日薄西山」。見「日薄西山」條。 01.宋.洪咨夔〈賀新郎.誰識昂昂鶴〉詞:「世事幾番新局面,看底卻高三著。況轉首、西山日薄。」 參考詞語︰西山日迫注音︰ㄒ| ㄕㄢ ㄖˋ ㄆㄛˋ漢語拼音︰xī shān rì pò釋義︰猶「日薄西山」。見「日薄西山」條。 01.元.無名氏《九世同居.第一折》:「堪嘆的是西山日迫桑榆暮,喜的是高堂月旦芝蘭聚。」
聞雞起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情好綢繆5>,共被同寢。中夜聞荒雞鳴,蹴6>琨覺曰:「此非惡聲也。」因起舞。逖、琨並有英氣,每語世事,或中宵起坐,相謂曰:「若四海鼎沸,豪傑並起,吾與足下當相避于中原耳。」 〔注解〕 (1) 司空:古代官名。周時有冬官大司空,為六卿之一,掌水土營建之事。秦無司空,置御史大夫。漢初沿置,成帝時改御史大夫為大司空。後多有更名,或稱御史大夫,或稱司空,至明始廢。 (2) 劉琨:西元270∼318,字越石,晉魏昌人。惠帝時以功封廣武侯,元帝拜為侍中太尉。劉琨忠於晉室,負重望,為段匹磾所忌被殺。 (3) 司州:晉代地名,統有河東等十二郡,地約在今河南省及山西省西南部。 (4) 主簿:為漢代以...
滄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世事變化無常。參見「滄海桑田」條。清.王鵬運〈滿江紅.風帽塵衫〉詞:「旌旆影,滄桑話。對蒼煙落日,似聞悲吒。」
不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熟悉、不清楚。《五代史平話.梁史.卷上》:「但是小生自小兀坐書齋,不諳其他生活,只得把這教學餬口度日,為之奈何?」《紅樓夢》第四回:「各省中所有的買賣承局總管夥計人等,見薛蟠年輕不諳世事,便趁時拐騙起來,京都中幾處生意漸亦消耗。」
河東獅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鈆:音ㄑ|ㄢ,同「鉛」。 (3) 龍丘居士:陳慥,字季常,公弼之子。生卒年不詳。長年隱居山林,不問世事,喜好佛法,別號龍丘居士。為蘇軾好友。 (4) 河東:山西省境內黃河以東的地區。秦漢曾於此設河東郡,其後唐置道,宋置路,亦皆稱為河東。 (5) 獅子吼:獅子一吼則百獸懾服,比喻威嚴。此處則用於戲稱陳季常之妻發怒。 (6) 拄杖:扶杖。拄,音ㄓㄨˇ 。〔參考資料〕另可參考:宋.洪邁《容齋三筆.卷三.陳季常》
海枯石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牧〈題桐葉〉詩,這首詩是唐代詩人杜牧重遊故地時引發的感傷,用石頭風化粉碎、松木變成柴火表示時間推移、世事無常。後來這二語被合用成「海枯石爛」,形容歷時長久、意志堅定。如金.元好問〈鷓鴣天.顏色如花畫不成〉詞:「雲聚散,月虧盈。海枯石爛古今情。」又〈西樓〉曲:「海枯石爛兩鴛鴦,只合雙飛便雙死。」至《兒女英雄傳》第一七回:「覺得這事作得海枯石爛,雲淨天空,何等乾淨解脫,胸中十分痛快。」則以「海枯」表示乾淨澈底,「石爛」表示不留痕跡。這種意義現在少用。
理直氣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理直氣壯」的意思是理由正大、充分,則氣勢壯盛而無所畏懼。比較早的文獻資料,見於《喻世明言.卷三一.鬧陰司司馬貌斷獄》。東漢靈帝時,有一個才子名叫司馬貌,他空負一腔才學,卻不得出身,心中怏怏不平。一日酒醉時,寫了一篇〈怨詞〉詩,其中有幾句是:「善土歎沉埋,凶人得暴橫。我若作閻羅,世事皆更正。」他寫完念了幾遍後,把詩拿到燈上燒了,叫道:「老天,老天!你若還有知,將何言抵對?我司馬貌一生鯁直,並無奸佞,便提我到閻羅殿前,我也理直氣壯,不怕甚的!」這件事被夜遊神發現,奏知玉帝。玉帝聽到後大怒,要治他的罪,後來聽了太白金星的建議,讓司馬貌代理閻王的工作半日。司馬貌在短短的半天時間,就把三百餘年久滯之獄...
遊刃有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投刃皆虛注音︰ㄊㄡˊ ㄖㄣˋ ㄐ|ㄝ ㄒㄩ漢語拼音︰tóu rèn jiē xū釋義︰比喻以道處世。義本「遊刃有餘」。見「遊刃有餘」條。 01.晉.孫綽〈遊天臺山賦〉:「遊覽既周,體靜心閑。害馬已去,世事都捐。投刃皆虛,目牛無全。」 02.宋.秦觀〈謝潁州呂吏部啟〉:「文辭則操觚立就,政事則投刃皆虛。」 參考詞語︰游刃有餘注音︰|ㄡˊ ㄖㄣˋ |ㄡˇ ㄩˊ漢語拼音︰yóu rèn yǒu yú釋義︰即「遊刃有餘」。見「遊刃有餘」條。 01.晉.孫盛〈老聃非大賢論〉:「茍得其道,則游刃有餘,觸地元吉,何違天心于戎貊?」 02.《螢窗異草.卷三.青眉》:「儂視君之業,雖未能游刃有...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