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6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54.79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流連忘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流連忘反注音︰ㄌ|ㄡˊ ㄌ|ㄢˊ ㄨㄤˋ ㄈㄢˇ漢語拼音︰liú lián wàng fǎn釋義︰即「流連忘返」。見「流連忘返」條。 01.宋.呂公〈進十事.無逸〉:「蓋人君初務縱逸,小人必怨而大臣必諫,至于淫刑亂罰以杜言者之口,然後流連忘反,不聞其過,而終至于滅亡,故曰:『無逸之書後王之元龜也。』」
不脛而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北齊.劉晝《劉子.卷四.薦賢》:「玉無翼而飛,珠無脛而行,揚聲於章華之臺,炫燿於綺羅之堂者,蓋人君之舉也。」 參考詞語︰無脛而走注音︰ㄨˊ ㄐ|ㄥˋ ㄦˊ ㄗㄡˇ漢語拼音︰wú jìng ér zǒu釋義︰猶「不脛而走」。見「不脛而走」條。 01.唐.白居易〈河南元公墓誌銘〉:「每一章一句出,無脛而走,疾於珠玉。」 參考詞語︰不脛而馳注音︰ㄅㄨˋ ㄐ|ㄥˋ ㄦˊ ㄔˊ漢語拼音︰bù jìng ér chí釋義︰猶「不脛而走」。見「不脛而走」條。 01.明.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卷二.經籍會通二》:「間以餘力游刃,發之乎詩若文。又以紙貴乎通邑大都,不脛而馳乎四裔之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法度、綱要。《後漢書.卷六六.陳蕃傳》:「人君者,攝天地之政,秉四海之維。」《文選.司馬遷.報任少卿書》:「不以此時引綱維,盡思慮。」
寡廉鮮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居列東第,終則遺顯號於後世,傳土地於子孫,行事甚忠敬,居位甚安佚,名聲施於無窮,功烈著而不滅。是以賢人君子,肝腦塗中原,膏液潤野草而不辭也。今奉幣役2>至南夷,即自賊殺,或亡逃抵誅3>,身死無名4>,謚為至愚,恥及父母,為天下笑。人之度量相越5>,豈不遠哉!然此非獨行者之罪也,父兄之教不先,子弟之率6>不謹也;寡廉鮮7>恥,而俗不長厚也。其被8>刑戮,不亦宜乎! 〔注解〕 (1) 檄:古代用於徵召、聲討等的官文書。音ㄒ|ˊ。 (2) 幣役:幣帛之役。 (3) 抵誅:當誅。 (4) 身死無名:死了以後沒有好的名聲。 (5) 度量相越:氣度才量的相差。相越,相差。 (6) 子弟之率:做...
飲水思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飲水思源」原作「飲流懷源」。庾信是南北朝著名的文學家。這首〈徵調曲〉是為歌詠人君法天地之道以長養萬物而作,其中「落其實者思其樹,飲其流者懷其源」兩句,提醒人們吃果實的時候要想到結果子的樹,而喝水的時候就要想到水的源頭,勸人不要忘記別人的恩惠。後來「飲水思源」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比喻人不忘本。
防微杜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丁鴻〈日食上封事〉(據《後漢書.卷三七.桓榮丁鴻列傳.丁鴻》引)人道悖於下,效驗見於天,雖有隱謀,神照其情,垂象見戒,以告人君。閒者月滿先節,過望不虧,此臣驕溢背君,專功獨行也。陛下1>未深覺悟,故天重見戒,誠宜畏懼,以防其禍。《詩》云:「敬天之怒,不敢戲豫2>。」若敕政責躬,杜漸防萌,則凶妖銷滅,害除福湊3>矣。夫壞崖破巖之水,源自涓涓;干雲蔽日之木,起於蔥青。禁微則易,救末者難,人莫不忽於微細,以致其大。恩不忍誨,義不忍割,去事之後,未然之明鏡也。臣愚以為左官外附之臣,依託權門,傾覆諂諛,以求容媚者,宜行一切之誅。 〔注解〕 (1) 陛下:古代臣民對天子的尊稱。 (2) 戲豫: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古代帝王的象徵。漢.王充《論衡.紀妖》:「祖龍死,謂始皇也。祖,人之本;龍,人君之象也。」
恃才傲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恃才驕物注音︰ㄕˋ ㄘㄞˊ ㄐ|ㄠ ㄨˋ漢語拼音︰shì cái jiāo wù釋義︰驕,即「傲」。「恃才驕物」即「恃才傲物」。見「恃才傲物」條。 01.唐.王方慶《魏鄭公諫錄.卷四.對隋主博物有才》:「隋主雖有俊才,無人君之量,恃才驕物,所以至於滅亡。」 參考詞語︰恃才凌物注音︰ㄕˋ ㄘㄞˊ ㄌ|ㄥˊ ㄨˋ漢語拼音︰shì cái líng wù釋義︰凌,猶「傲」。「恃才凌物」猶「恃才傲物」。見「恃才傲物」條。 01.《宋史.卷三六九.曲端列傳》:「端有將略,使展盡其才,要未可量。然剛愎,恃才凌物,此其所以取禍云。」
不遺餘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漢.劉向《說苑.卷一八.辨物》:「不遺餘力矣,不釋餘智矣。故曰人君之為善易矣。」
岌岌可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管子.小問》1>桓公曰:「我欲勝民2>,為之奈何?」管仲對曰:「此非人君之言也,勝民為易。夫勝民之為道,非天下之大道也,君欲勝民,則使有司疏獄3>而謁有罪者償,數省而嚴誅4>,若此則民勝矣。雖然,勝民之為道,非天下之大道也。使民畏公而不見親,禍亟及於身,雖能不久,則人持莫之弒也。危哉!君之國岌乎!」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孟子.萬章上》。 (2) 勝民:言欲勝服於民。 (3) 疏獄:指疏錄獄囚。 (4) 嚴誅:嚴其誅罪。〔參考資料〕 《孟子.萬章上》咸丘蒙問曰:「語云:『盛德之士,君不得而臣,父不得而子。』舜南面而立,堯帥諸侯北面而朝之,瞽瞍亦北面而朝之。舜見瞽瞍,其容有蹙...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