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379.5261 ms
共 12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疾言厲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言語急迫,神色嚴厲。形容人發怒的樣子。明.沈鯨《雙珠記》第一三齣:「我那時疾言厲色,雖辱罵了他一場,恨藏奸賣俏,真是個人中獸。」《官場現形記》第五四回:「那梅大老爺的臉色,已經平和了許多;就是問話的聲音,也不像先前之疾言厲色了。」
|
維高斯基(L._Vygotsky)的近側發展區觀點_Zone_of_Proximal_Development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達到的目標。“近側發展區間”的概念與Jim Cummins的「資訊+1」理論很相似。學習者不能在未有先前學習基礎或架構的情況下建立新的知識。維谷斯基認為,學習可以帶領成長,而一個學習者可以做的工作(Task)可以劃分為以下三個等級: 可獨立處理工作 鷹架理論|鷹架 需協助才可完成的工作當中的鷹架是一個介乎學習者有能力與沒有能力獨力完成的工作之間。他認為,假若沒有人協助學習者去把新的知識與舊有的知識聯繫,學習者一般不能獨自跨過這個學習上的距離。這個距離,就是維基斯基所謂的“可發展區域”。維谷斯基認為,學習者在有能力者的帶領...
|
一馬當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趕在眾人之前,領先前進。《三國演義》第七一回:「黃忠一馬當先,馳下山來,猶如天崩地塌之勢。」《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八三回:「葉軍門一馬當先,領了全軍,排齊了隊伍,浩浩蕩蕩,離開平壤。」
|
一五一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崇禎本金瓶梅》第一回:「(伯爵)於是手舞足蹈說道,這個人有名有姓,姓武名松排行老二,先前怎的避難在柴大官人莊上,後來怎的害起病來,……一五一十說來,就像是親見的一般。」
|
蘇格拉底教學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蘇格拉底教學法又稱產婆法,這種方法是屬於假說消除的被動法,隨著受問者承認進一步的假說,在消除先前假說的過程中,必然產生矛盾,用這種方法逼使一個人檢視他自己的信念和這種信念的真實性,因而從中得到啟發。將這種方法用於教學時,就成為所謂蘇格拉底的教學法,那就是教師用一連串相關的問題,去激發學生思考,他從不給學生現成的答案,他用反問和反駁的方法,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不斷地修正觀念,接受他的思想影響。此時,教師所扮演的是知識「接生婆」的角色,而不是「填鴨者」。下面一個他和學生問答的有趣的例子:學生:蘇格拉底,請問甚麼是善行?蘇格拉底...
|
編序教學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呈現方式,選擇個體所作之有效反應加以增強,並藉著控制變項來促使個體做出更複雜、精密之反應。6.設法使先前學過之術語或事實,能間歇的出現在後來之戲目中,並加強複雜程度;換言之,讓學過之教材內容一直保持生動。 優點與限制1.優點:(1)補救班級教學的缺點。(2)提高學習效果。(3)減少學習挫折。(4)易於診斷學習困難。(5)改進教育品質。2.限制:(1)不易普遍推行。(2)課程編制困難。(3)情意陶冶不易達成。(4)教育理念趨於偏頗。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編序教學法英文關鍵字: Programmed Instruction 參...
|
渣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比喻多餘無用的人事物。如:「社會的渣滓」。《花月痕》第八回:「這樣一想,登時把先前思慕心腸,如濯向冰壺,不留渣滓,倒也爽然。」
|
現實治療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治療法中,工作員絕不接受案主為未能完成計劃所做的任何解釋;懲罰並不能幫助案主的成長,而且懲罰只會破壞先前所建立的共融關係和增加當事人的知覺誤差;工作員應有不屈不撓的精神,不輕言放棄對工作員的治療。但後來有學者將原先的八大階段擴展成17個必要及7個必不的原則,17 個必要分別是運用專注、要一致、禁此武斷、不期昐、運用幽默感、做自己、分享自我經驗、傾聽陳述中的隱喻、傾聽主要問題、聚焦、承受行為的結果、允許沉默、同理心、注重道德、重復提問、改變才能有希望及設定界限。7個必不分別是辯論、輕視、批判、貶低、鼓勵找藉口、挑剔及輕易放...
|
之前,指之前已出現過的刺激材料成為回憶當前刺激材料的阻礙。舊的訊息干擾新的訊息的記憶,例如教學當中,先前學習的內容妨礙對新材料的學習和記憶時,指舊學習干擾新學習。舊有經驗干擾對新學習的回憶所產生的遺忘現象。後向干擾,也稱逆向干擾、逆溯性干擾、倒攝抑制,簡稱RI。發生於記憶儲存之後。指新的刺激材料反而成為回憶舊有刺激材料的阻礙。例如你正在撥打一個剛從查號台問出的電話號碼,而此時剛好身旁剛好有人拍你的肩膀問你打電話給誰,你僅花了幾秒回答,但回頭想繼續撥電話時卻已不記得方才問得的號碼了。又如教學當中,當新學習干擾對原先學習的保...
|
包比(J._Bowlby)的依附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兒童發展的新認知。根據佛洛伊德理論,人在原慾(libidinal)的驅使下,對於不同物件的注視,會使先前的依附打破;若依附未能有效的打破,就會對人造成創傷,可能會導致精神病。然而,依附理論卻認為:成長中的兒童並不需要打破原來的依附,而是: 學習在之前建立的依附關係中變得更為主動, 新的依附的增加,並不一定需要打破先前建立的依附關係。 陌生情境(strange situation) 依附類型 安全依附型(Secure attachment)一個安全依...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